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具有较高的病亡率以及复发率,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包含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临床诊疗当中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类疾病的风险预测和早期诊断都具有生命级别的重要意义。蛋白C、蛋白S是抗凝系统中地位非常重要的抗凝蛋白,而凝血因子Ⅷ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是一种抗血友病因子,会参与到血液凝固的过程。蛋白C、蛋白S和FVIII与血栓栓塞关系密切,下面来看三篇文献的实验数据,实验对象都是血栓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
文献实验结果
实验中蛋白C,蛋白S,FVIII活性比较
年,赵生霞等人对静脉栓塞组和对照组的研究,结果如上表,数据显示,血栓组PC和PS显著低于对照组,FVII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年,聂晓辉等人对静脉栓塞组和对照组的研究,结果如上表,数据显示,血栓组PC和PS显著低于对照组,FVII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年,詹忠明等人对静脉栓塞组和对照组的研究,结果如上表,数据显示,血栓组PC和PS显著低于对照组,FVII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另外,以上研究实验对照组中也有异常结果存在,是否遗传性蛋白C、蛋白S缺乏值得下一步探讨研究。我国遗传性蛋白C缺乏的发病率在5%~16%之间[4],而遗传性蛋白S缺乏在亚洲人种中的发病率约为1.12%[5]。数据如下:
实验中活动异常的蛋白C、蛋白S、凝血因子Ⅷ在两组患者中的情况比较
年,赵生霞等人对静脉栓塞研究对照组中PC,PS各有一例异常,如上表
年,聂晓辉等人对静脉栓塞研究对照组中PC,PS各有一例异常,如上表
年,詹忠明等人对静脉栓塞组研究的对照组中也存在异常结果,如上表
讨论:
蛋白C、蛋白S、FⅫ和FⅧ与VTE显著相关,但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很多种,除患者在近期接受过手术治疗、长期处于静卧制动状态、出现外伤、妊娠、口服避孕药等诱因外,患者机体内凝血、抗凝系统功能严重异常也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出现。蛋白C和蛋白S的检测可以用来评估那些存在不可解释的血栓的人或有血栓家族史,特别是相对年轻的人发生血栓或血栓出现在不寻常位置,也可以用在有人曾多次流产的情况。
参考文献
赵生霞,浅析蛋白C、蛋白S、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的关系WorldLatestMedicneInformation(ElectronicVersion)Vo1.18No.40
聂晓辉洪流李艳宁学玲蒋思斯,蛋白C、蛋白S、FⅫ、F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性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第36卷第7期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ofMedicine,,Vol.36,No.1
詹忠明,曹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及蛋白C、蛋白S水平的变化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年第28卷第8期
张大伟,侯玉芬,闫宗廷,等.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6(6):
叶絮,刘晓力,冯莹,等.蛋白S基因突变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31(7):.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