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医学统计资料表明:

脑血栓的致死率

几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

据估计,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血栓。

1

口眼歪斜或流口水

例如一侧面部无力或麻木,微笑时发现嘴巴歪了,或刷牙时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

偏侧肢体无力

上肢无力:

持刀刮胡子时,突然感觉手臂无力以致剃刀落地;

不能顺利使用筷子夹菜;

不能系扣子穿好衣服等。

下肢无力:

行走时向一边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动作;

走路时不自觉地反复跌倒,尤其转头、仰头时容易出现。

以上情况要注意进一步发展成脑血栓的可能。

3

说话不利索

说话费力、“大舌头”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

视物模糊

由于给眼睛供血的动脉闭塞,或负责分析视觉的大脑中枢受损,病人可能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

5

突发头晕

这是脑血栓极为常见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头昏沉、头闷感,甚至有天旋地转、身体不稳、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大汗等情况。

这是因为大脑内负责协调身体平衡的部位出现了异常。

6

爱犯困或者哈欠连连

比如,看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都能睡着,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断等情况,提示大脑供血不够维持清醒,可能是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

7

头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多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8

呛咳、吞咽困难

吃饭或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吞咽费力,可以伴有言语不清楚、声音嘶哑等情况,提示是负责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或中枢出现了异常。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有久坐习惯,情况会更糟。

2

吸烟者

吸烟看起来主要影响肺部,其实还会伤害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

吸烟还与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会增加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3

孕妇

即使在坚持锻炼的情况下,怀孕女性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会上升。

这一方面与她们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生长过程中,会对孕妇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

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发生腿部肿胀、气短。因此,存在血栓风险因素的女性,不建议采用药物避孕。

5

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如果你正在对抗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如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等)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6

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连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移动身体,会导致血栓风险显著上升。特别是喝水不够充足时。

坐长途车或飞机等许久不动的人,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长途车、公交车司机等职业的人也应注意加以预防。

7

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遗传性疾病也会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8

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患过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1/3会在10年内再次发病。

这是因为,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会对静脉造成一定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损伤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遵医嘱用药,避免其他的血栓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一个小动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来源:生命时报(ID:LT),动作示范:徐梦莲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9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