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并发症

预防和处理

导管阻塞

1、背景:定义及发生率;类型与原因

2、相关因素:导管尖端位置及穿刺部位;导管型号及材料;导管的固定;药物的配伍禁忌;冲、封管;血液反流

3、专家共识

4、案例分析

◆◆◆◆◆

24

导管阻塞——相关因素

冲、封管

目前临床常用的冲、封管液是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或者两者的混合使用。

研究认为:肝素盐水封管较生理盐水对静脉血栓性堵管预防效果好。虽然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但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可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5%。

因此要根据导管的类型、患者情况及输注液体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冲封管液,也要密切观察有无血小板减少相关症状及体征。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对输注黏稠度较大的药物后,如20%甘露醇、脂肪乳、人体白蛋白、血液等,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冲管后,再行封管,以免造成封管失败。

采用正压封管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较推注完后再拔针,阻塞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封管液剂量不足及浓度配置不合适也可增加堵管发生率,肝素钠盐水的浓度:PORT可用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

血液返流

血液返流至导管内血液凝固导致导管堵塞,常见于穿刺侧手臂负重,穿刺侧肢体过度受压或弯曲,肢体穿刺部位下垂重力增加,打喷嚏、咳嗽、大便用力致胸腔压力增高造成。

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尤为重要,穿刺侧手臂避免负重;睡眠时避免压迫穿刺肢体等。更换液体不及时导致血液返流可堵塞导管;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使用输液泵、注射泵应设报警,保证液体持续输注。

文章摘自:《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以上信息仅供专业人士阅读和运用

中护在线《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本平台精心编辑制作,欢迎在线购买,谢谢大家支持~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从肿瘤治疗现状概述、静脉血管通路装置概述、血管通路的建立技术与维护、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治疗的职业防护进行阐述。特别介绍了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包括外周静脉血管通路(PVC)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血管并发症包括皮肤反应、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异位、导管阻塞、穿刺点渗液、导管夹闭综合征、药物渗漏。

加入“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讨论群”,与全国肿瘤护理同行交流知识,同时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八点准时分享干货!加群助小丽丽2.0版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