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常发生于机体下肢,可由多种原因例如肿瘤、分娩、手术、长期卧床等引起。

近年来,DVT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美国DVT年发病人数超过万,并发肺栓塞死亡的>40万,>80岁的DVT发病率为13.5%。DVT如未得到及时合适的治疗,易发展成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所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即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syndrome,PTS)。50%的急性DVT患者2年内可发生PTS,6%~11%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患肢肿胀、静脉性溃疡和坏疽,甚至发生肺栓塞。DVT一旦形成,将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并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目前来说80%的DVT病例无临床表现,因此DVT重在早期预防。

研究表明,电刺激疗法、磁刺激疗法、振动疗法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有着较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是激活小腿肌肉泵的有效方法,可增加血流速度和容量,而这两项正是预防DVT的关键因素。为防止老年患者手术后卧床期发生DVT,国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太冲+足三里穴位电刺激的方法,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DVT,具有安全、有效和简便的特点。短期的足部电刺激与及膝的IPC在增加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同样有效,因此足部电刺激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磁刺激疗法

有研究报告,Lin将蝶形磁线圈置于健康志愿者的腘区(俯卧位下),进行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刺激(所用参数为频率30Hz,脉冲长度4s,脉冲间隔26s,从40%Imax上升到产生显著的小腿肌肉收缩或受试者舒适为度;一次磁刺激治疗时间为60min),将磁刺激之前和之后10min、60min的WBCLT(总体血凝块溶解时间)和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进行比较,发现FMS诱导的腿部肌肉大规模的同时强直收缩提高了系统性纤维蛋白溶解,可以预防SCI常见的深静脉血栓。

振动疗法

中医认为DVT系湿热之邪外侵、脉络滞寒所致。刺激穴位可平衡阴阳、扶助正气,按摩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按摩肌肉可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降低血液粘稠,使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物有明显下降,从而增强抗凝机制。另外,按摩可通过神经纤维激活皮质、皮质下边缘和小脑与疼痛相关脑区,通过平衡与疼痛相关的中枢网络,发挥镇痛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最终减少DVT发生率。具体操作可选择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长收肌、短收肌、腓肠肌等肌肉,还有双下肢的风市穴、血海穴、殷门穴、承山穴等穴位,振动频率不宜过大,每侧下肢10分钟,每天2—3次,连续治疗7—10天。

翔宇医疗生产的全身深层肌肉按摩器,是由主机通过传导管将振动传至按摩头,高速旋转产生有节奏的按压与振动,针对深部肌肉组织击打与振动,有效促进血管舒张、加快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肌肉痉挛。临床应用操作简单,可节省医务人员劳动力,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此外还有常规的CPM疗法和压力疗法。

CPM连续被动运动

CPM机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肢体肿胀、疼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针对创伤患者做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该仪器模仿血管收缩,增加了静脉血的容量和速度,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且没有相关的并发症。国内有研究认为下肢骨折术后48h拔除引流管开始使用CPM机,起始角度为0~40°,每日增加10°,每日至少2h,持续2周,有利于减少下肢DVT。CPM机操作简便,使患者被动功能锻炼更到位,将CPM机结合主动活动,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压力疗法

空气波压力波是一种物理性、非介入性的治疗方法,多腔进行波浪式充气、膨胀、放气,具有方向性、渐近性、累积性的挤出效应,获得指压和按摩效果,从而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气囊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有序充盈,由于其挤压方向与人体血液流动方向保持一致而产生有效的生理性机械引流效应,可以加快肢体血液流速,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加速组织水肿消退,使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致痛物质得以清除,同时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

深层肌肉按摩器

激光磁场理疗仪操作视频

马老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9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