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患者张某,女,产后一个月,以“突感头痛、恶心、呕吐1天”入住神经内科。

接诊医师封红春、二线杨美荣主治医师及胡华副主任医师共同查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详阅头颅CT后,初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立即行腰椎穿刺术,测颅内压高达mmH2O(正常值70-mmH2O);第2天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上矢状窦、横窦显影不良,证实了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颅内高压表现。经脱水降颅压及积极抗凝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导管机械取栓及接触溶栓治疗,20天后患者临床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巩固疗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1.5-2.5/万,在脑血管病中占0.5-1%,女性产褥期发生率较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或非特异性炎症。非感染性多与高凝状态、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等因素有关,部分原因不明,约85%以上的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妊娠、产后或口服避孕药物,各种急慢性感染或者炎性疾病、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或外伤等。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婴幼儿以脱水及围产期并发症多见,儿童以头面部的急慢性感染多见,而成年女性则以口服避孕药物及围产期并发症多见。

临床表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症状体征主要取决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性质、范围以及继发性脑损害程度等因素。头痛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症状,约90%的病例可出现头痛。有的伴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和搏动性耳鸣、中枢性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失语或偏盲、痫性发作等症状。

极易误诊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确诊需行头颅核磁共振MRV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原则:①病因治疗;②对症治疗;③特异性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防止血栓扩展,促进血栓溶解,预防肺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相关指南,经足量抗凝治疗无效且无颅内严重出血的重症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慎重实施经导管机械取栓及接触溶栓治疗。

我院神经内科近两年来收治以头痛为主诉就诊,最终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余例,总体预后较好,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够痊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此类患者如延误诊治,有可能发生癫痫发作、肢体偏瘫、视力下降、甚至昏迷、死亡!

当临床医师在工作中遇到以头痛就诊的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注意排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