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发生深静脉血栓后,会出现下肢淤血、肿胀、难以愈合的溃疡、肢体坏死等。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会造成肺栓塞(PE),医生连抢救的时间都不够,因其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率高,医学上又称DVT为“沉默的杀手”。
几乎所有脊髓损伤伤友都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严重威胁伤友生命安全,因此认识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就非常重要。
深静脉血栓病因
脊髓损伤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肌力肌张力下降,致使下肢血流减慢,静脉处于瘀滞状态、高凝状态,进而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容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三要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这很容易理解,就像家里的水管系统,如果水管本身管壁老化,管里水流缓慢或者水流很粘稠,都容易导致整个水管系统的瘀滞不畅。
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治疗上需要进行药物溶栓、手术取栓、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等,这些治疗风险较高、费用较高、容易复发。
多数DVT并没有明显症状,有症状的DVT只是冰山一角,因此临床处理上强调预防重于治疗。
特别注意:如果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者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千万不能增加肢体活动量,不能做关节的过度练习,不能移动患肢,不能按摩下肢。因为这些活动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致命性肺栓塞,医院就诊。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
1、髋部骨折及术后2、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3、原发性下肢血管疾病4、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5、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1、饮食: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2、保证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3、促进血液循环:主动被动运动,运动持续时间2-3小时,每15分钟/次,鼓励足趾常主动活动,抬高患肢20-30°,避免腘窝(膝盖后方)下垫硬枕和过度屈髋。第一步: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提拉小腿肌肉。第二步: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小腿肌肉。第三步: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握四脚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第四步:环形按摩大腿。
第五步:每天按摩患肢,从小腿远端开始,挤压按摩腓肠肌和股四头肌。4、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5、鼓励患者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6、保持心情舒畅。7、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等,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8、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每日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本文声明:
1、本文仅作科普,不可替代医嘱,一切医疗行为均应听从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康复治疗师指导。
2、本文资料来源:专业学术期刊、临床指南、中国知网、医学教科书、科普文章、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