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技术是国家脑防委考核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标准的12项核心技术之一。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市作为百色市唯一一家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和国家脑卒医院,致力于脑卒中患者的全方位救治,承接了国家脑防委的12项核心技术,包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动脉溶栓、急诊血管内桥接-取栓、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等。

医院医院神经内科是承接上述核心技术的主要科室,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共开展脑静脉窦血栓治疗30多例,其中女性产褥期占80%,采用介入取栓治疗1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5%~1%,主要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脑静脉血栓形成较罕见。国外的一项报告中,CVST成人发病率为1.32/10万,其中31~5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2.78/10万;女性产褥期发生率较高,可达10/10万,约占所有CVST的5%~20%。我国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应值得重视。

过去报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死率在30%~50%,近年来随着抗凝及溶栓治疗的进展,病死率显著下降至5%~30%,而且长期预后良好。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有什么原因?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多为原因不明,继发性常并发于感染、围生期、口服避孕药、脱水、血液病和肿瘤压迫等情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常发生于哪些部位?

侧窦:主要是中耳炎和乳突炎的并发症。

上矢状窦:临床上发病较多,以非化脓性原因引起者常见,如婴幼儿腹泻、营养不良、衰竭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严重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年老体衰的老年患者;口服避孕药、妊娠和分娩后的1~3周;外伤或颅内脑膜瘤阻塞了上矢状窦;溶血性贫血、糖尿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

其它静脉窦:多由于侧窦、上矢状窦或海绵窦血栓形成的病变扩展所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有什么症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脑肿胀,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等,部分病人可见抽搐(癫痫发作),重者嗜睡、昏迷甚至死亡。如前所述,侧窦和海绵窦的血栓形成大多为感染所致。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的症状,有的甚至出现败血症样表现。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因为多为非感染原因引起,故主要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怎么治疗?

感染性原因者,一般抗感染治疗。但对于较多见的非感染性原因,治疗方面的有效手段不多,不外乎降低颅内压、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但后二者有引起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

医院医院神经内科的神经介入诊治技术,常年保持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在技术革新和新技术偿试方面,始终紧跟最新进展,成功地将已驾轻就熟10余年的动脉取栓治疗应用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良好。

因此,对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医院神经内科有办法!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29岁,产后22天,因进行性头痛10天,加重并意识障碍2天转诊入院,病情危重。神经内科给她做了静脉窦血栓形成取栓术,术后神志清醒,头痛逐渐好转,一周后康复出院。

入院头颅CT平扫见上矢状窦呈高密度,增强后上矢状窦后角可见一空的三角形影

全脑血管造影发现脑静脉窦多发血栓

取栓术前、术后对比(上为术前,下为术后)

取出的血栓

温馨提示

妊娠及产褥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剧烈头痛,要警惕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医院卒中中心是百色市唯一一家家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在脑静脉窦血栓治疗方面拥有一流的诊疗技术,尤其对危重症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急救介入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若您出现文中所述的症状,医院就医。

文图:李绍发编辑:米儒聪审核:龙能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0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