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由血液中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集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的无结构团块。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这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那么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情况下,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快,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等不容易聚集而形成血栓。但是当动脉血管内膜发生损伤时,受损的部位就会形成斑块。如果斑块破裂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同时与凝血因子、组织因子、纤维蛋白等一起形成血栓。因此对于动脉血栓的治疗上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因此在稳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等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等。静脉血栓是由于静脉血流速度慢,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红细胞等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其形成的静脉血栓主要是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在治疗上应给予抗凝治疗,即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及其活性,进而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因此对于静脉血栓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患者应以抗凝为主。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口服抗凝药,还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等注射用抗凝药。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wh/1674025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wh/1674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