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你在看“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十月的西安经过秋雨的洗礼越发的古韵彰显,人们在这这座古城中体味着厚重的历史,在忙碌中推进文化的交流。这座被历史眷顾的城市,不断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慕名而来,了解中国历史的辉煌,观赏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奇迹。来自日本的矢野先生(化名)便是其中之一。10月16日15:33,随着一阵急促的急救声,医院急诊科接诊到一位特殊的病人,他便是68岁的矢野先生(化名)。经了解,患者于10月3日在日本因虫子叮咬导致左下肢肿胀,医院诊治服药后缓解,遂前往中国旅游,10月14日夜间入住上海某酒店后发现腿部再次肿胀,在当地就医未按医生建议输液治疗,选择口服药物后前往西安,10月16日刚到西安的矢野先生(化名)发现患肢肿胀平面更高,已延伸至大腿,遂急呼就诊!

(左下肢肿胀明显)

我院急诊科医生张东升接诊后立即进行检查,监测生命体征较平稳,神志清,心率次/分,双肺阴性,左下肢肿胀明显,张力高,皮温不高,远端血运差,足背动脉搏动尚可,而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肺癌术后7年。急诊科主任陆将查看后,考虑左下肢静脉血栓,与蚊虫叮咬关系不大或可能为诱因,需尽快完善血液检查及下肢血管彩超,结果显示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病情刻不容缓,陆主任指示注意避免发生肺脑栓塞,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院领导高度重视,业务副院长赵慧仙亲临主持、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介入血管科主任王志军、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新建、急诊科主任陆将及相关科室值班人员及时到位参加讨论,制定诊疗方案,经会诊后收介入血管科急诊手术,会后由郑主任、王主任同家属做了沟通与告知,由于患者特殊身份、病情重、基础病多,赵副院长对术前、术中、术后都做了重要指示,由王主任负责跟进,全院各科室需精诚合作,鼎力协助。介入血管科主任王志军急会诊后分析:左下肢严重肿胀,张力高,左股部及小腿青紫,左足苍白,毛细血管反应迟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各趾感觉减退,背屈受限,根据查体考虑左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为最重型混合血栓——股白肿。需急诊手术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防止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同时需积极取栓治疗改善动脉供血,防止肢体坏死。遂立即通知科室休息医生到位,并通知介入手术室、麻醉手术室配合,安排急诊手术,办理入院半小时后进入手术室。手术由王志军主任亲自主刀,薛学文主治医师、刘永祥医师及麻醉科张登文主任配合下手术按时开始。造影结果与术前分析一致,按术前计划局麻下迅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随后在腰麻下行左下肢静脉取栓,术中取出大量新鲜血栓,股部肿胀迅速缓解,左足动脉供血改善。术后送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抗凝溶栓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新建对患者病情非常重视,亲自制定治疗方案,安排科室人员专人负责,24小时特级护理,严密观测病情变化。10月17日上午,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术后左下肢肿胀明显,局部张力、皮温高,立即报告孙主任,孙主任亲自检查评估病情后,及时上报医务科组织全院讨论。医院董事长、院长王保山、常务副院长闫依群分别亲临现场要求举全院之力救治日本友人,业务副院长赵慧仙和医务科主任马力夫组织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宋琴、急诊科主任陆将、介入血管科主任王志军、肾病内分泌科张敏玲主治医师以及重症医学科其他在班医师紧急会诊,并联系交大一附院副主任医师杨林来院指导,评估病情。经统一意见,行抗凝溶栓治疗,动态监测血凝。经医院各科室全力救治,10月18日,患者皮温和张力自大腿部开始逐渐改善,随着患者病情相对平稳,于10月22日由重症医学科转回介入血管科继续抗凝溶栓及后期康复治疗。现患者病情趋于好转,已离院返回日本,并一再感谢医院的救命之恩。此次患者发病急,病情重,随时危及生命,能够最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内健全的应急反应机制和多学科间的相互精诚协作。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之所,公平对待每一位患者,不问身份地位,无论贫富贵贱,始终遵循“患者第一、生命第一、质量第一”的院训理念,以我之全力,护尔之生命;以吾之真心,换尔之信心。我们将以“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宗旨不断追赶超越,完善自我,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先进、安全的医疗服务,也为提升这座历史古城的魅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为各界友人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保障平台。

来源:宣传科罗炜

排版:汤田天

编审:闫建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2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