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推广才没几天,就因身陷血栓风波被多国紧急叫停,其风险比例为每万接种者中有4人发生血栓,1人死亡。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在血管内形成的“血块”,一旦形成,它就会跟随着血液缓缓流动,当血管比较窄或“血块”比较大时,它就会像塞子般堵住血管,导致相关脏器失去血液供应,猝死的风险直线上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临床上,同健康人群相比,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至少增加7倍[1],作为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患友们发生血栓的概率则是“更上一层楼”,足足增加了28倍[2]!
更要命的是,近期一项发布在国际权威杂志《Blood》的研究表明,在接受PD-1或PD-L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的患友中,发生血栓的风险更高!
血栓爱“欺负”肿瘤患者先不提免疫治疗导致血栓风险升高那档子事,光是看到前头肿瘤患者风险增加7倍、28倍的数据,大家伙是不是就坐不住了?肿瘤欺负我,血栓也要来踩一脚,凭什么呀,真当我是软柿子吗?
小编这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其一,肿瘤患者往往年老体弱,活动较少,部分患者更是长期卧床,导致血流处于淤滞状态,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其二就是,肿瘤患者在治疗时,往往需要连续用药数天,为了避免重复扎针,多数都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血管来说,这是一种外来物,极易引起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在其表面堆积,引发血栓。
第三嘛,就是治疗时采用的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手段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速血栓的形成。
以上种种因素,把血栓推上了癌症患者“杀手榜”的第二名,仅次于第一名肿瘤本身。
免疫治疗后血栓风险高唉,因为患癌容易有血栓我认了,可免疫治疗怎么也成"帮凶"了?那可是我的“救命稻草”啊!这个最新的研究讲了些啥?小编你快说说!
好嘞!
这一最新的医院的研究团队[3],纳入了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的名成人患者,时间跨度为年-年,平均随访时间为8.5个月。
结果表明,有47例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了静脉血栓,9例患者发生了动脉血栓,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免疫治疗后发生血栓的风险高达13%!
同时,研究还发现,出现血栓的风险与肿瘤的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类型均无关。
而血栓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友们不得不被迫延迟或中断治疗,后果就是病情急转直下,降低免疫治疗的获益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一点在生存期方面尤其明显,这个名患者组成的群体的中位生存期为25.4个月,而在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中,这个数字降到了11.6个月,对比未发生静脉血栓患者的25.5个月,我们不难看出,静脉血栓对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影响相当的大。
一言以蔽之,这个研究得出了“接受免疫治疗患者血栓风险高,发生血栓的免疫治疗患者生存期短”这一重大结论。
记住一字,一生无栓看到这里,患友们会不会心都凉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了,好不容易找到救命药,居然还会引起血栓!苍天呐,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家莫慌,小编这就为你献上“灵丹妙药”!
我们先打破一个误区,就是俗话常说的“不通则痛”,静脉血栓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哦。
发生静脉血栓后,初期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多数只是表现为肢体肿胀、乏力,皮肤发红、表面温度升高。
在你完全还没意识到的时候,血栓就可能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真是“杀人于无形”呐,静脉血栓“隐形杀手”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
动脉血栓就“稍逊风骚”了,前期就会“露出马脚”,疼痛往往是它最早出现的症状,提醒你早点对它“下手”。
知道血栓的早期症状后,接受免疫治疗的患友们可就要格外上心了哦,一旦发现不对劲的苗头,就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把血栓的"小火苗"给扑灭,让它无法燃成“熊熊大火”。
不过,小编估计大部分患友连这些“小火苗”都不想看见吧,怎么去预防血栓可能是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
其实预防血栓的方法超级简单,就只有一个字,动!
此处的“动”可以指代任何运动,只要是在你体力允许的范围内,你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哪怕只是在病房内绕绕圈、散散步都是大有益处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呀,亲爱的患友们,别再整天躺着或坐着了,适当多走动走动,学学耳熟能详的《健康歌》里唱的“抖抖手,抖抖脚,勤做深呼吸”吧!让“动”帮助你跑赢血栓,发挥免疫治疗最大的功效!
无须排斥免疫治疗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飞速发展,俨然已成为抗癌的“主力军”,地位不可撼动。
而癌症的治疗本身就需要不断平衡利弊,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发生血栓的副作用就排斥免疫治疗,这无异于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我们无须投鼠忌器、因噎废食,大家尽管放平心态,安安心心地接受免疫治疗,没事多动一动,并注意留心早期症状,相信我们的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们很快就会带来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来源:
[1]KorleW.Cancerandthrombosis:anincreasinglyimportantassociation[J].SupportCareCancer,,16(3):—.
[2]刘鹏飞,李亚妮,王华庆,恶性淋巴瘤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41(6);-
[3]FlorianMoik,Wei-ShinEvelynChan,SarahWiedemann,etal.Incidence,riskfactors,andou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