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技术医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展(下)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是指利用穿刺技术将特殊的导管装置送入血管腔内,以起到消融血栓的作用。目前经常使用的PMT根据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旋切血栓清除装置(包括Amplatz血栓消融器、PTD血栓消除装置、StraubRotarex血栓旋切器等)、流体动力血栓清除装置(包括Angiojet、Hydrolyser、Oasis导管等)、超声消融装置(包括Acolysis系统等)。
Vedantham等指出,单纯利用PMT消除血栓的效果其实不十分理想,采取有侧孔的PMT导管装置,通过侧孔局部喷洒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可大大提高消栓效果。Dietzek等利用PMT装置联合CDT医治例急性期DVT患者,血栓清除率高达95.5%,说明PMT联合CDT医治急性期DVT的效果亦明显。但PMT在使用中会致使机械故障、失血、溶血等情况,需引发术者的注意,且这些装置大都费用昂贵,医院使用受限,很难得到推行。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
髂静脉病变是致使下肢DVT构成的一个重要诱因。在急性下肢DVT经导管溶栓或机械血栓清除后,如造影发现仍有严重狭窄或存在髂静脉卡压的情况,应根据狭窄或卡压的长度及部位选择适合的球囊进行扩大,如反复扩大后局部仍有明显狭窄时可置入适合直径及长度的支架。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若对受压变窄或闭塞的髂静脉仅行球囊扩大而未行支架置入术,下肢DVT的复发率将高达73%,建议凡是由受压致使的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引发下肢DVT、下肢肿胀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均行支架置入术。
Kwak等报导自腘静脉置管溶栓医治22例下肢DVT患者,放置27枚髂静脉支架,1期通畅率95%,2期通畅率%,近中期临床效果良好。支架置入的主要并发症为血管破裂、支架断裂、支架移位和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可通过再次行参与医治来开通,其余并发症的目前报导较少。
近来新兴的各种参与技术在医治下肢深静脉血栓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还会有大量的新参与技术引入临床医治进程当中。但是,任何一种参与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应当在充分掌握各种参与技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多种入技术联合运用,针对患者采取个体化医治方案,以求为患者带来最好的收益。
来源:
钱宇轩,杨涛,郝斌.参与技术医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展.《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第2卷第3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7.12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站:
投稿邮箱:xgwkzz
.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