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听朋友说起,她的一个同学,今年40岁,二胎,怀孕25周,因老家有急事,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期间十几个小时,中间只上了二次厕所,怕上厕所麻烦,不敢多喝水,下飞机时发现脚和小腿都肿了,鞋子也穿不上了!走路时感觉左小腿疼。医院,医生给双下肢B超,一检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听说随时有肺栓塞、猝死的危险,两口子顿时吓得魂都掉了!溶栓抗凝治疗,有出血、致畸等风险!
怀孕对每位女性都是既幸福又有风险的事。妊娠期间运动量会减少,加上特殊的生理变化等原因,孕期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是非孕期女性的4倍。因此各位孕妈妈们应特别重视这类疾病的防治。今天小编就这个事例抛砖引玉,给大家来讲讲深静脉血栓的有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以及疾病导致的一些危险因素。其中,外科手术后的下肢制动引起的血流状态改变以及妊娠中的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妇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无症状DVT的发生率5-7%,且大多局限于下肢远端静脉。部分患者首发症状和唯一的临床表现为猝死,而原因即为“肺栓塞”:在70-90%的肺栓塞患者中能检查到深静脉血栓。在美国资料统计:肺栓塞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位居第三。故而深静脉血栓被称为“沉寂的杀手”。
为什么会发生肺栓塞?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是心脏射出来的动脉血,通过主动脉到达全身各处,参与新陈代谢;静脉系统是全身的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最终到达肺部血管,最终回到心脏。下肢深静脉血管里的血栓,不会只是乖乖的待在那里,它们很有可能脱落,顺着血流去溜达,最后堵到肺部的血管。比如病人下地活动的时候,血栓就容易脱落,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的血栓堵住了,病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的紧急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
什么人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后和创伤、骨折病人、长期卧床者、恶性肿瘤患者、孕妇、肥胖者、高血脂、年龄在40岁以上者;吸烟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有心血管疾病、肾病综合症患者、有口服避孕药、静脉曲张或以往有血栓形成史等,以上都是高危人群。
为什么怀孕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1)怀孕时,增大的子宫压迫腹腔内血管一直持续到分娩,这么久的压迫会造成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加重下肢血液瘀滞情况,促进血栓形成;
(2)怀孕期间人体内的血液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血抑制蛋白活性下降等因素造成了血液的高凝状态;两因素协同作用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就大大增加了。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哪些症状?
突然出现腿肿、脚肿、脚痛、腿局部皮肤有紧绷感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有的病人在发病1~2周后,患侧肢体可能出现浅静脉显露或者扩张。有些人以为按摩能消肿,实际上如果是因为静脉血栓引起的脚肿,按摩不仅无法消肿,反而会让血栓松动,可能会引起肺栓塞,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另外,如果有下肢静脉血栓,突然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憋、与呼吸相关的胸痛,甚至伴有咯血等症状。此时应当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从妊娠4个月开始就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合理饮食,宜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要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多补充含吡嗪类食品,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品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液粘稠度。
(2)经常做下肢的屈伸活动,可以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增加静脉血的流速,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3)仰卧床上,抬高双下肢,使两腿交替屈伸,做像骑自行车一样的动作。子宫增大后,不便仰卧时,可以侧卧。先活动一侧下肢,然后翻身,改为另一侧侧卧,再活动另一侧下肢。重点作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4)应摒弃传统的产后“坐月子”的陋习,产后早期可在床上适当活动下肢,足踝关节屈伸运动2-3次/天,膝关节伸屈运动2-3次/天。如病情允许要早日下床活动。
(5)剖宫产术后麻醉恢复后要多翻身,尽早下床活动,防止血栓形成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温馨提示:
育龄期女性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有反复性血栓家族史的女性,建议检查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等指标;增加运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孕前戒烟、控体重;避免久坐、长期卧床;孕前全面体检,孕期定期做产前检查。
阳明妇产∣一个有用的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