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VT一旦发生而未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引起患者的肺、脑等重要器官栓塞而导致死亡,是导致患者猝死的重要因素;一些治疗不彻底或处理不及时的患者可转化为慢性期或后遗症期,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表现为深静脉主干瓣膜功能不全、肢体肿胀、小腿皮肤营养障碍等,严重者肢体趋于病废状态,治疗困难,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目前DVT的治疗措施有溶栓、抗凝和手术取栓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为临床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并且提高了疗效。尤其是许多新的中药提取物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银杏二萜内酯是传统中药银杏的主要提取物,对改善脑缺血、扩张冠状动脉有良好的作用,但对DVT的治疗效果目前尚不多见报道。-07—-12,我们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DVT45例,并与注射用丹参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制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并结合影像学证据确诊为DVT。(2)纳入标准:符合DVT诊断标准;无抗凝、溶栓禁忌证;治疗前未经过抗凝、溶栓治疗;无严重的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无并发肺栓塞者;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需要手术治疗的DVT患者;有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用药禁忌者;不能配合治疗或不愿参加研究者;双侧DVT者;伴有严重心、脑及肝、肾系统并发症,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2.一般资料90例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3±11.07)岁;初次发作31例,反复发作14例;此次发作平均病程3.11±2.45d。病因:手术后21例,长期卧床17例,较长时间坐姿者3例,原因不明者4例;发病部位:右下肢32例,左下肢13例。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63±10.96岁;初次发作30例,反复发作15例;此次发作平均病程3.58±2.52d。病因:手术后20例,长期卧床19例,较长时间坐姿者2例,原因不明者4例;发病部位:右下肢31例,左下肢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如绝对卧床、抬高患肢、补液、对症处理,禁止热敷以及挤压,按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治疗组加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加注射用丹参。4.观察指标检测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变化。5.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无支撑能够站立20~30min、行走m,无明显疼痛肿胀、沉重感及压痛,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腿中段、小腿中段与健侧周径比较差值在2cm内,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示血流恢复正常;显效:无支撑能够站立15~20min、行走m,疼痛、下肢水肿等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示血流明显改善;进步:无支撑能够站立10min以内、行走m,疼痛、下肢水肿等较治疗前有所减轻,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示血流改善,但不明显;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患肢水肿加剧或并发肺栓塞。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也未出现大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由表1可见,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提示:银杏二萜内酯临床疗效优于注射用丹参。

3.两组治疗后凝血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显示: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D-D及FD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APTT、PT延长(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D-D水平较对照组低,APTT、PT时间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在年,RudofVirchow就提出了DVT的促发因素:深静脉的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高龄、手术、疾病(如恶性肿瘤)、卧床、吸烟等是导致DVT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久坐不动、嗜食肥甘厚味,容易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因此DVT发病率明显上升。手术取栓仅适用于发病72h以内的早期血栓,这是由于血栓一旦形成,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机化,3~4d后血栓牢固地附着在血管壁上难以完全取出。而DVT早期起病隐匿,临床医师或患者并不能有效发现而延误手术最佳时机。因此,目前大部分DVT以溶栓、抗凝保守治疗为主。但抗凝治疗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且还有大出血的风险;溶栓治疗只能溶解新鲜血栓,对陈旧血栓则无效,且疗程长、用药量大;手术取栓快速有效,但复发率高,且有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近年来研究显示,部分中药能够促进血管再通和侧支循环,对DVT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DVT属中医学血瘀、肿胀、瘀血流注、脉痹、股肿等范畴,主要由气血瘀滞、经脉闭阻所致。具体发病机制为机体受到创伤、术后、久坐久病等,导致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脉,营血回流受阻,停聚为湿,湿热内生,瘀热互结,并向下肢流注而成。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湿热蕴结、脉络不通为主,缓解期以气血不足为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本研究治疗以活血、祛湿、通络为大法。传统用药丹参及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已成为临床治疗DVT的常用药物。为进一步提高DVT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二萜内酯对DVT进行治疗。银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记载银杏具有敛肺平喘,止遗尿、白带的功效。清《本经逢源》中载其能降痰,清毒,杀虫。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药理研究显示,银杏叶提取物能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神经细胞,改善微循环,对改善脑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的效果,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同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及呼吸系统疾病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属最新的银杏制剂,主要药理成分为银杏二萜内酯A、B、K,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络,用于脑梗死(中风中经络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显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缓解DVT病情,与注射用丹参相比总有效率更高(P<0.05),效果更佳。药理研究显示,银杏二萜内酯A、银杏二萜内酯B都是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本研究显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都能有效改善DVT患者凝血功能指标D-D、APTT、PT、FDP,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D-D、APTT、PT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提示改善凝血功能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DVT的重要机制。此结果为银杏二萜内酯治疗DVT提供了临床依据。但本研究例数不多,还有待大规模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予以证实。

河北中医

年10月第38卷第10期

吕柏楠,赵伟,石晓明,吴胜春,唐雷,杨永宾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年度中医药类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77)

折耳根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阅览

[1]KwonSH,AhnSE,ShinJS,etal.Aphantommodelstudytoidentifythemosteffectivemanualaspirationthrombectomyforacutedeep-veinthrombosisofthelowerextremity[J].ClinRadiol,,71(4):-.

[2]ChungWS,LinCL.Comorbidrisksofdeepveinthrom-bosisandpulmonarythromboembolisminpatientswithchronicpancreatitis:anationwidecohortstudy[J].JThrombHaemost,,14(1):98-.

[3]DaviesMG,HartJP,El-SayedHF.Efficacyofproph-ylacticinferiorvenacavalfiltersinpreventionofpul-monaryembolismintheabsenceofdeepvenousthrombosis[J].JVascSurgVenousLymphatDisord,,4(1):-.

[4]DronkersCE,TanM,MolGC,etal.Evaluationofthenewsimpleandobjectiveclinicaldecisionrule"I-DVT"inpatientswithclinicallysuspectedacutedeepveinthrombosis[J].ThrombRes,,:-.

[5]叶志敏.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37(2):-,.

[6]曹桑,陈应隆.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3(11):-.

[7]曹瑞娟,李远志,周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J].内蒙古中医药,,32(29):25-26.

[8]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7):-.

[9]李晓强,段鹏飞,王深明.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杂志,,93(29):-.

申明:本文仅用于专业医学人士学术讨论与交流目的,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医疗处方、诊断意见或治疗方案。康缘尤赛金对与本文有关的任何纠纷不负有任何责任。

精彩回顾

SCI专栏

银杏二萜内酯治疗亚急性中风患者潜在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IF=3.)

SCI专栏

银杏二萜内酯改善rtPA对大鼠前额叶皮层代谢的研究(IF=2.)

SCI专栏

银杏内酯K通过抑制ROS生成和Ca2+内流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

SCI专栏

银杏二萜内酯通过NT3-TrkA和Ras-MAPK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IF=3.)

卒中研究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卒中头条

青蒿素后又见巅峰之作-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wh/1674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