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术
●一旦查出深静脉血栓是不是就要马上治疗?
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可是有些人觉得肿胀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或者活动活动就好了,不用治疗,其实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病情进展就比较快,加上急性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肺栓塞。
所以,不建议自己忍着不去治疗。而且活动活动不但不会好,反倒增加血栓脱落的几率。
●感觉平时对生活没太大影响,可以先不治,等有症状的时候再治吗?
如果患者这么认为,就非常危险了,随着血栓越长越大,脱落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还会堵塞血管。
等到有症状了,很有可能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尽快治疗。
●刚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
急性期最大的危险是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因此要稳定血栓、不让血栓长大和脱落。国际上公认的急性期标准治疗是抗凝治疗。
对于静脉的血栓,就要用一些减少凝血因子的药物,来治疗深静脉血栓。
一般口服的抗凝药物有这么几类:比较经典的是华法林,一种维生素K的拮抗剂;比较新的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另外还有皮下注射药物——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急性期一般选择能够迅速起效的抗凝药物。
因为华法林一般需要3~5天才能起效,适合慢性期使用,同时还要监测抗凝的效果(INR值),INR值控制在2~3之间,华法林作用才最佳。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华法林过量,就容易导致出血;华法林太少,就达不到抗凝效果了。所以,急性期一般要用肝素这类起效快的抗凝药。
不管选择哪类抗凝药物,要谨记三点:
尽早:一旦发现血栓,就要积极治疗。
足量:使用抗凝药物过程中,只有达到标准剂量才能起到治疗效果,且不会引起出血等反应。
足疗程:不要擅自停药或者减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要持续三个月以上,才能完全溶解血栓,不再复发。
●急性期为什么要完全躺在床上?
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急性期血栓还没稳定时,若贸然下地活动,小腿肌肉就可能挤压血管,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因此急性期要绝对卧床7~10天,当血栓稳定了,才能尝试下床活动。后续就可以按照慢性期进行治疗了。
●急性期治疗之后就不会腿肿、疼痛了吗?
急性期治疗后,腿肿、疼痛的现象一般不会立马消失,抗凝药物只是稳定血栓,减少脱落的风险,但是下肢静脉血栓还是存在的,深静脉血液回流不通畅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而且由于深静脉堵塞,浅表的静脉会代替一部分深静脉的功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这种代偿性的功能就会继发出现静脉曲张。因此,腿肿疼痛的症状并不会立即消失。
●有的患者腿肿、疼痛,过了好几天才查出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时候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对治疗有影响吗?
急性期慢性期到底从哪天开始算,很多人比较迷惑。
临床上一般认为是从肿胀、疼痛那天开始算的。其实还有一个指标——D-二聚体,能够反映血栓的活动情况。
如果血栓稳定,这个指标就会降低,并且随着血栓逐渐溶解消失,这个字逐渐接近0,此时算作慢性期。
如果血栓不稳定,栓子比较大,D-二聚体的值就会比较高,就认为是急性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以溶栓、抗凝、促静脉回流这三类药物为主,其中以抗凝、溶栓最为重要。
另外,需要临床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定时监测病人凝血功能,随时调整抗凝、溶栓药物用量;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主要的目的是恢复下肢深静脉的回流。
以取栓手术为代表的传统手术方法,在取栓后髂静脉的血流仍然不通畅时就要考虑静脉转流手术或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介入手术;
超导靶向定位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的介入疗法,通过溶栓导管和精准的靶向定位使药物直接作用在血管内的血栓和斑块上,直达病灶,直接溶栓、祛斑、降纤,解决静脉血液回流,大大提高了血管再通速度,缩短了治疗过程。
这几种治疗方法相比较:药物治疗是用抗凝的药物来降低血液凝固的可能性,还有就是用溶栓药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条件是血栓必须新鲜。另外取栓手术也要求血栓形成的时间相对较短。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患者来就诊时血栓形成的时间往往是比较长的,在此,医院血管介入外科主任提醒大家,“病从浅中医”在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医院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北京专家预约通道
一、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