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老年医养”可订阅!

请转发给你的朋友

44医院干部病房(老年科)副主任罗敏

清晨,刚准备上班,就接到了一个熟悉的电话,“罗大夫,老爷子另外一只脚又肿了,怎么办?昨天都还好好地。”这是我的一个老病人,今年90岁了,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疾病多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愿意活动,经常卧床,外出坐着轮椅。半年前,曾发生类似情况,由于年龄和身体条件,经保守治疗,3月后水肿逐渐消退。这位老人患的疾病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老年人下肢静脉自发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它又有什么危害,老年人又要怎么预防呢?

何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脱落游移阻塞于血流远侧某部所形成的循环障碍,此症在动脉系统中颇为常见,在静脉系统中也存在。下肢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发生在浅静脉血栓称为血栓性静脉炎,可由药物静脉注射,或由静脉曲张的并发症、脉管炎的伴发病引起。而深部血栓性静脉炎则大多数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而深静脉血栓脱落后果很严重,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引起肺梗死,这是致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急性期,亚急性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突出,发生肺梗死的危险性最大,而亚急性与慢性期,会导致慢性肢体功能障碍,血栓脱落的风险较小。

危害

急性期会引起肺梗死,是致命的危害。一定要及时治疗。最常见的主要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有沉重感,站立时症状加重。

形成原因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四大因素:血流滞缓、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及老化。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活动逐渐减少,同时在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久坐不动等特殊情况下,导致血流缓慢、瘀滞。

2、老年人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常合并慢性心衰使用利尿剂造成血液浓缩,血细胞增多,增加血液的粘滞度。

3、老年人常伴有血液高凝的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都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4、老年人的静脉逐渐老化,也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预防

对生活半自理老年人,鼓励他下床活动或在床上做下肢的主动运动:如抬举下肢、屈腿等,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长期卧床的病人,肌肉没有力量,需要家人或陪护做下肢被动弯曲的运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这两类老人均可在医生评估后加用药物预防治疗。

并不是只有生病的老人才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老人也会发生。

1、长期久坐,如坐长途飞机、火车的老年人也会发生,因此每隔1个小时要起身走动,穿宽松的衣裤和无紧口的袜子。

2、要多饮水。

3、如有静脉瓣功能障碍长期导致双下肢水肿或者有静脉曲张的老年人,应该穿戴医用弹力袜或者治疗静脉曲张。

4、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增加肌肉的质量,能很好地改善血流缓慢的状况,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双侧小腿不对称

伴严重胀痛

不要迟疑

去医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老年医养









































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google优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8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