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edbySpineTruthEditorialTeam

引言

由于下肢体位、内皮损伤与凝血级联反应的异常活化,关节置换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的风险高,以深静脉血栓DVT为明显。美国骨科医师学会与胸科医师协会,均推荐加以预防。然而,预防的最佳方案,尚无定论。

全髋关节置换与膝关节置换,抗凝具有挑战性——在血凝块形成与手术后出血风险、血肿、翻修手术和感染之间,达到平衡。常用抗凝药: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令,具有治疗窗窄、需频繁化验监测与剂量调整的缺点;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如伊诺肝素,缺点为皮下注射。

尽管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被视作标准,然而,外科医师实践模式的数据不足,且随时代而变;大样本量下,抗凝预防后血栓栓塞率,亦知之不多。芝加哥大学Bawa与同仁,基于数据库的分析,值得借鉴。

图1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参见「JAMA: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之预防」科普

数据来源与分析

TruvenHealthAnalytics数据库,包含着17-51百万人/年的医保支付数据,涵盖条目包括住院与门诊患者临床就医与处方药物(美国国家药品编码NDC,包括处方药的类型与剂量)数据。

于数据库中,采集年至年间,现代操作术语(CurrentProcedureTerminology)为全髋关节置换THA(例),全膝关节置换TKA(例)。患者具有手术前后6个月的数据: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与高凝状态。

高凝状态定义:深静脉血栓史,或原发性高凝状态:诊断为莱登第五因子,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蛋白C和蛋白S缺乏。

主要见地

总共例关节置换病例纳入分析,其中具有处方药医保支付的例。该队列中,患者平均年龄66.7岁,58.7%为女性,1.8%诊断为高凝状态。28.3%行全髋置换,71.7%行全膝置换。

华法令最常用(58.44%)。就分析的时间段,年-年,华法令由75.02%下降至41.17%,利伐沙班由0增至33.58%。深静脉血栓的年度发生率:年3.33%,年3.21%。由于样本量大,10年间较为平稳,且无显著差异。

图2髋/膝关节置换后6月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示意图

诊断为高凝状态的病例,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6月内,深静脉血栓更常见;此类病例,以华法令或依诺肝素治疗,多于其它药物。

多变量回归分析:以阿司匹林、磺达肝素和利伐沙班抗凝,比华法令或依诺肝素抗凝,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6月内深静脉血栓可能性,显著降低。

学术探讨

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血液凝集状态为高凝,由于深静脉血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肺栓塞乃至危及生命,预防的意义,不言而喻。鉴于美国骨科医师学会与胸科医师协会推荐的预防方案,有所差异。因此,医师偏好与临床决策成为为患者手术后抗凝选择的首要决定因素。

芝加哥大学Bawa与同仁基于大样本数据库的分析,阐述了年-年的10年间,美国关节置换手术后药物抗凝的变化:华法令最常用,尽管用量有所降低;手术前具有高凝诊断的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显著增高。不同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所差异。

《脊柱甘露语林》:人体低电离辐射拍片法

参考文献

1:BawaH,WeickJW,DirschlDR,LuuHH.TrendsinDeepVeinThrombosisProphylaxisandDeepVeinThrombosisRatesAfterTotalHipandKneeArthroplasty.JAmAcadOrthopSurg.Aug27.PMI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1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