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报道,湖南一名20岁的大学男生,因肺栓塞入院抢救。以往在老年人中多见的疾病为何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医生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元凶”来自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仔细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后终于找到根源,原来患者是一名网游的狂热爱好者,通宵玩游戏是家常便饭。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

看到这则新闻,可能有些读者会疑惑,下肢深静脉血栓与玩游戏有什么关系呢?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崔佳森介绍,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根据19世纪著名医学家VIRCHOW提出的理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是血流缓慢,而长期久坐就可导致血流缓慢。也许有读者听说过一种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的疾病,其实就是由于长时间坐在狭小的交通工具空间内,活动不便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得名。生活中,有一些人在通宵打麻将、或是长时间端坐电脑前玩游戏之后发现腿肿了,也是由于久坐使血液流动变慢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缘故。

第二是静脉壁损伤。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壁损伤,比如外伤所致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等机械性损伤,还有一类化学性损伤,比如静脉输液中某些刺激性液体如高渗葡萄糖、抗生素等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从而损伤静脉壁。

第三是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既可能是先天性抗凝血因子缺乏所致,也有后天性因素,如在手术、麻醉、创伤、肿瘤、药物等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处于高凝血状态。

崔佳森医生指出,根据新闻报道可以推测,该名大学生正是由于经常通宵玩游戏,久坐少动,从而诱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实不仅是玩游戏,只要是长时间久坐,都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帮凶”。所以生活要有度,无论是工作、学习、玩乐都要注意定期休息,调整状态,避免久坐少动。

怎样才能尽早察觉深静脉血栓

新闻中的这名大学生不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因为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最终导致发生了肺栓塞,所幸得到及时抢救。其实,深静脉血栓正是导致肺栓塞这种可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尽早察觉血栓性疾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哪些症状呢?崔佳森医生介绍,一般而言突然出现的腿肿、疼痛是危险信号,尤其是发生于久坐、手术后、怀孕(激素状态变化可导致高凝状态)、肿瘤等情况下,必须要及时就医。另外,由于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浅静脉代偿性曲张,所以出现静脉曲张也可能是深静脉血栓的缘故。

他提醒读者,根据深静脉血栓发生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分为周围型、中央型以及兼有前两者的混合型。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可表现为小腿肿胀。不过,有部分患者肿胀并不明显,但有隐隐不适的感觉,对此不能大意。

中央型是指髂骨段髂总静脉至股静脉段血栓形成,大腿和小腿都可以有肿胀疼痛的表现。

此外,崔佳森医生介绍,血管外科的医生在临床上判断深静脉血栓病人还有两个标志性体征。一是让病人平抬下肢,活动踝关节,此时腿部会有疼痛感。二是挤压小腿肚肌肉时深部出现疼痛。这两个体征多提示静脉血栓,医学上称为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主要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所致。

当然,腿胀腿痛的原因有很多,心、肺等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症状。所以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崔佳森医生建议,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发现深静脉血栓后该怎么办

深静脉血栓如何确诊呢?崔佳森医生介绍,专科医师除了了解病人相关病史、体征等,还需要重点检查血常规和B超。

血常规主要是凝血全套,特别是纤维原蛋白和D-二聚体这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B超是发现深静脉血栓主要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病人情况进一步检查CTV、MRV、静脉造影等。

通过及时就医,绝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诊断并不困难。

深静脉血栓可分为急性期(1~15天)、亚急性期(15~30天)、慢性期(30天以后),一旦确诊,病人就应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不同病因、病况选择合适个体的治疗方式。

崔佳森医生介绍,治疗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就是要消除急性期疼痛、肿胀的症状,其次是防止并发症发生,尤其是肺栓塞这一致死性并发症。第三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如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

1.抗凝治疗

崔佳森医生指出,抗凝是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基础。一般,急性期病人需要住院,初始治疗选择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抗凝药物。出院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常用药物是华法林,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也已在临床应用。大部分病人经过长期治疗(3个月)后可以控制病情。部分病人在3个月后仍有残留血栓等情况下,需要延长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华法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抗凝药物,但是使用有局限性,如与很多药物和食物存在相互作用,起效慢,需要定期对INR进行监测、严格控制达标等。所以推荐有条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新型抗凝药物。

2.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除了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病人如何预防肺栓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肺循环,导致并发症后再抢救十分危险。崔佳森医生介绍,对于有指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通过微创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指征主要包括中央型深静脉血栓、B超发现有漂浮血栓、抗凝治疗不够需要溶栓、吸栓等。

通常医生会首选放置可回收的、临时滤器,待情况稳定后可以再通过微创手术取出。

3.手术取栓

部分严重深静脉血栓,已经出现股青肿、股白肿者,要考虑手术取栓。

股青肿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急速发展,从深静脉系统蔓延到浅静脉系统,在数小时内使整个下肢的深静脉、浅静脉及其分支内全部充满血栓,下肢的静脉血流会被完全阻塞。这时病人的下肢会迅速肿胀起来,大量的淤滞的静脉血导致皮肤青紫,同时由于短时间内患肢的静脉及皮肤张力迅速升高导致病人感到下肢剧烈的疼痛。

而股白肿是指病情加重导致下肢张力持续升高,下肢动脉痉挛导致肢体发凉、苍白、皮肤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

这两种病情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手术取栓了。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与其等到病情危急不得不送院急救,不如从源头开始做好预防,健康生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预防深静脉血栓呢?崔佳森医生给读者以下几条建议。

1.避免久坐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懒”,久坐少动,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应该及时改正。尤其是办公室一族、沉迷游戏者、长途旅行者等,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片刻,条件有限的也可抬高下肢,做小范围的活动,改变体位,增加血液回流。

因手术、疾病等原因不得不长期卧床者,可在旁人帮助下坚持被动活动,经常按摩肌肉,活动关节等部位。

2.谨慎泡脚和按摩

当发现脚肿时,有些人会认为是疲劳所致,医院,而是尝试泡脚、按摩等保健方式。

其实,对于深静脉血栓人群来说,不建议泡脚和按摩,否则可能因为血管扩张或者不恰当的动作造成血栓脱落,反而加重病情。医院查明原因是最重要的。

深静脉血栓病人在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平躺或脚抬高的放松状态下,才可以尝试按摩。

3.禁烟

香烟中尼古丁等物质可刺激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无论是从血管健康,还是全身健康的角度,戒烟都是当务之急。

4.多喝水

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生活中多喝水,尤其是中老年人。养成即使在不感到口渴的时候,也适时适量补充水分的好习惯。还可以每天在床头放一杯水,睡前和醒后少量饮水,有助稀释血液黏稠度。

5.穿弹力袜

弹力袜也被称为静脉曲张袜,通过对小腿施加压力来改善循环,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有助于阻止血栓形成。无论是静脉曲张患者,还是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人群,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穿着弹力袜。

专家简介

崔佳森医学博士(MD,PHD),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动、静脉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擅长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内脏区动脉狭窄闭塞、下肢动脉闭塞、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微创治疗,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等微创、微痕、美容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

岳继慧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8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