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血栓落到肺里”——谭洪栋
静脉栓塞一直是全球医疗的热点问题,据研究发现,骨科大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发生率超过40%,骨创伤科患者静脉栓塞症发生率为10%~50%。“这是由于骨科大手术后或者骨折后,患者因为不能动或者怕痛不敢动等原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增加了患静脉栓塞症的风险。”
谭洪栋院长在5月10日下午的全院医护参加的《深静脉血栓防治》知识讲座上特别强调了血栓的可怕性。讲座中,谭洪栋院长采用幻灯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深静脉血栓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预防水平,规范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血栓发生时会出现如下症状1、突然气短;
2、当吸一口气或咳嗽时,胸痛或不适会恶化;
3、感到头晕或昏厥;
4、脉搏加快;
5、咳血。
血栓形成三要素”-维柯氏三角
+
1
静脉循
环瘀滞
2
血管内
皮损伤
3
血液高
凝状态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患者情况复杂,覆盖了维柯氏三角的各个方面:
1
患者创伤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造成凝血系统应激性改变;
2
肢体制动致血流瘀滞;
3
创伤致下肢血管损伤;
因此,骨科是VTE发生的重灾区,患者入院后快速准确筛查VTE,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极为重要!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小时内,所以预防应尽早进行。目前临床推荐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并根据评估分数来指导个体化VTE预防。血栓预防主要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三种方式。
1
基本预防
2
物理预防
3
药物预防
01基本预防:手术操作精细; 规范使用止血带; 术后抬高患肢; 对患者宣教: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 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等; 术中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
02物理预防: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 推荐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只有在药物预防禁忌时单独应用; 应用前应排除禁忌
03药物预防:三级预防术前、术中、术后
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普通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低分子肝素、间接Xa因子抑制剂等,但存在疗效不明确、注射给药不方便、副作用大等诸多临床局限性。同时需要密切哪家白癜风能治好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