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谁敢担纲?
今天,中国公民漂洋过海,漂洋过海去抢购马桶盖、电饭煲,不惜彻夜排着长队抢购苹果最新款的电子产品……十年,弹指一挥间,曾今让国人自豪过的“MadeinChina”,如今是什么样子?今年4月,世界最大、最全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中国制造在同台竞技中处在“边沿”的角落。
十年轮回,《中国制造2025》能让你、让世界重新离不开“中国制造”吗?谁又能扛得起这份重担?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格力喊出了新的口号,也吹响了新的号角。
9月22日,格力将发布新的品牌宣扬广告——“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作为世界500强的民族品牌企业,格力愿意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自主承当起一份沉甸甸的重担。
2005年12月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2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发《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1文,描写的是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1年后一团糟的生活窘境。
读罢此文后会发现,十年前,让美国家庭爱上中国制造的是“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而让他们“根本没法谢绝中国制造的产品”的终究因素,是“价格”。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利用人口红利、资源环境、范围扩大等方式,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低成本优势,通过便宜的本钱,换来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为“制造大国”。但是,“山寨”、劣质等也鱼龙混杂,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光环蛮横生长。
风云变幻。近年来,国人“爱疯”上美国的苹果、特斯拉,德国的奔驰、宝马,固然还有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
不久前的一篇文——“正在被抛弃的中国制造——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感言”语惊四座:“中国制造在传统行业里已‘边缘化’了!”这才让我们意想到:制造大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的终极竞争力不在于本钱,而在于技术和创新,在于生产力的提高。缺少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中国更合适的称呼仿佛应该是“世界车间”,而非“世界工厂”。
今年3月,继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以后,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纲领(2015~2025)》,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出炉:经过10年的奋斗,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格力电器为何要自我加压,挑起“中国制造2025”的一份重任?今年初,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泄漏了一段对她刺痛极深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制造的另外一番现状。她说,格力产品在中东的销售特别好,但中东的经销商却向她提出要求,不要在产品上写“中国制造”,哪怕换成是“泰国制造”也好。
“经营一个企业,就要实行责任、为国争光,打造有价值的自主品牌,实现振兴中国制造的梦想,”董明珠表示。
自主创业20多年的格力电器,经历过中国制造业起步时的光辉,自1995年起连续20年居中国空调行业销量首位,自2005年起连续10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跻身2015年《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第385位,凭仗技术和创新让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新口号,新动身。
新十年的关口,格力电器正在为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转型、产品向中高端转型书写新案例。
格力“4造”代言“中国制造2025”
未来中国制造的代言词,不能再是“物美价廉”。
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竞争,根本在于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会,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终究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络化、智能化。”
伴随着新一轮的品牌战略,格力电器在技术创新上也将提出新的战略——自造、质造、智造、志造,分别代表着“自主创新、精工品质、智能制造、志向高远”。
格力电器表示,格力已不是仅靠产品走出去,而是靠技术、靠创新、靠精工艺术品质走向世界。中国制造需要改变过去低价劣质的形象,格力凭仗“4造”走出去,为中国制造扬名,践行中国品牌走出去。
坚持自主创新,格力电器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到“掌握核心技术”的引领者:2015年1月,格力电器“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二等奖,这也是格力电器第三次取得国家级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2014年3月,格力“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克服了传统机械轴承式离心机能效受限、噪音大、维护费用高等一系列弊端,更节能、更高效;2013年12月,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被鉴定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实现中央空调能源自给自足,不用电费,首创中央空调的零能耗时期……8000多名科研人员、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院、52个研究所、570多个实验室、40亿的年研发投入、累计15600项技术专利,这些数字表明:创新已融入格力血液。
寻求精工品质,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质量。格力人认为,技术和质量是一个品牌的“桶底”,没有高品质产品就没有一流的高端市场占有,一样,也就没有一流的品牌。格力电器的质量标准在全面超出国家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完全坚持以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标准。挑选分厂、加速实验、边界条件实验、“零缺点”工程、总裁禁令等等独特的名词,正是格力刻薄质控体系的侧面反应。这1高于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格力标准,正是格力保持延续快速发展的“武功秘籍”。
智能制造方面,格力电器早在2011年就制定了自动化发展规划,2012年底便开始实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并相继成立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自动化装备制造部等部门,而且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格力近两三年内在机器人方面投入已超过100亿。
目前,格力已自主研发近100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机器人、智能化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具有20多项技术专利。截至2014年底,格力自动化装备制造部已累计产出装备1660台,工装1482套。另外,在工业4.0时期的感化下,格力正在谋划建立高端智能设备产业园,计划用5年时间,将格力设备制造产品打造成为与格力空调一样的世界级品牌。
志向高远,民族担当。格力有勇气、也有底气去代言“中国制造2025”,几个月前,董明珠出现在“10三五”计划55人专家智囊团名单中,成为3位来自实体经济的企业委员之一,这也让她贴上了“中国制造2025”代言人的标签。董明珠说,要通过创建有价值的中国自主品牌,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度过寒冬,民族品牌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董明珠一直在重复着多年不变的答案。
有这份勇气,有这份担纲,有更多的“格力”站起来践行“中国制造2025儿童白癜风的原因”,为之代言,十年以后,谁又能不爱上中国造呢?谁又能“抛弃”得了中国造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