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大夫经常请我们检查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DVT),而DVT在小腿水平最常见于小腿后方浅层肌群,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这些肌肉中的静脉丛,特别是比目鱼肌静脉丛,特别容易形成肌间静脉血栓,在检查中我们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印象逐渐深刻,而对于它们深方的肌群,您是否有了解过呢?今天,小于大夫将和超声解剖达人刘敏大夫一起为大家介绍一下小腿后方深层肌群,让超声和解剖来一次小小的邂逅。

小腿后方深层肌群除去斜行于腘窝底的腘肌外,主要包括趾长屈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其中胫骨后肌位于中间,起自胫骨、腓骨及小腿骨间膜的后面,而止于足舟骨和内中外三块楔骨,而不再向足底前部延伸,这一点可以作为足踝部区分胫骨后肌腱的方法之一;胫骨后肌可以屈踝关节,此外从其走行可以看出,它还可以使足内翻。

而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分别位于胫骨后肌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起自胫骨和腓骨后面,这两块肌肉有趣之处是它们不是平行下行的,而在足踝部距骨和足舟骨后下方有交叉(趾长屈肌腱跨过踇长屈肌腱),交叉之后分别前往足底前部各自支配区,就如其名,踇长屈肌屈拇趾,趾长屈肌屈2-5趾,此外一起屈踝关节。

图1:小腿后方深层肌群示意图: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能很好的辅助区别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踇长屈肌,前两者走行于后三者之间。

说到交叉,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也有短暂的邂逅,胫骨后肌在内踝上后方从趾长屈肌深方钻至内侧,而走行在三块肌肉的最前内侧。对于这两个交叉,可以记忆为趾长屈肌活最多,起自更粗大的骨,而从两小伙伴浅方跨过(支配4趾;胫骨;踇长屈肌、胫骨后肌)。

图2:踝关节处示意图:注意两个红色X标记,上面的是趾长屈肌与胫骨后肌的交叉,下面的是趾长屈肌腱与踇长屈肌腱的交叉。

图3:超声示意图:1.趾长屈肌走行于胫骨浅方;2.踇长屈肌走行于腓骨浅方;3.胫骨后肌位于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之间(黄色直线显示胫骨后肌的大致边界),4.宽大的比目鱼肌覆盖在深方肌群之上。

刘敏+小于大夫

=有趣的小腿后方深层肌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3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