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有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linchuangbiaoxian/m/20042.shtml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起病初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患者一旦发现症状,则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诊断和治疗的延迟导致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年10月12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新疆医学会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上,新疆石河子大医院血管外科的张伟医师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血栓形成的要素

所谓“Virchow三角”,指的是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或内皮损伤),高凝状态。其中造成血流瘀滞的情况包括:高龄(年龄>40岁),制动,肿瘤压迫淋巴血管、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瘫痪卧床等。其中造成血管壁损伤的情况包括:创伤,手术,DVT病史,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放疗或化疗等。

其中造成血液高凝状态的情况包括:凝血激活,雌激素应用,家族史,肾病综合征,输血,易栓症等。

医院内VTE的危害院内非预期死亡:VTE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住院时间加倍: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年期间关节置换患者,PE诊断与治疗会带来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费用增加:年中国数据显示:VTE的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22,元。

医疗纠纷增加:年的北京大学熊卓为教授也因VTE死亡。VTE防治相关指南

(1)~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2)第八版/第九版/第十版ACCP抗栓及溶栓治疗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3)版AAOS择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版亚洲VTE预防指南;

(5)版NICE降低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指南;

(6)版国际血管医学联盟IUA-VTE预防和治疗指南;

(7)版局部麻醉患者抗栓药物应用指南;

(8)版ECS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治指南;

(9)版AHA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建立院内血栓防控体系

(1)医务部、护理部、临床/医技科室、呼吸内科、血管外科五位一体,联防联治。血管外科参与主管工作。目标是尽最大可能把VTE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2)诊治科室对高危人群筛查、评估;

(3)辅助科室(B超、检验科)开通绿色通道;

(4)呼吸内科、血管外科两大主管科室做好保障:血管外科侧重在患者DVT筛查、防治知道、管理;呼吸科侧重在PE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5)手术室、麻醉科术前评估;

(6)术后加强监测;

(7)出院前复查,指导预防复发。血管外科参与主管的工作(1)血栓的筛查:重视DVT的筛查,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广泛的筛查,尽早发现潜在的、无症状的DVT患者并加以PE预防;(2)血栓的预防:对高危人群的DVT预防提供指导;(3)防止血栓的发展:及时有效的抗凝,并提供指导,预防和处理抗凝出血;(4)血栓的清除:通过手术和腔内手段(导管溶栓/机械吸栓)进行血栓清除的积极干预,预防远期PTS发生;(5)症状快速消除:积极的血栓清除可以快速消除患者症状,远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风险降低;(6)肺栓塞的预防:有效的抗凝和血栓清除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的科学应用可预防致死性PTE和远期的肺动脉高压;

(7)诱因的消除:通过球囊联合支架植入,消除DVT的重要诱因,髂静脉受压或残余陈旧性的血栓。

院内VTE预防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

(1)立即停用抗凝药物;

(2)向上级医生与患者家属告病危;

(3)监测生命体征;

(4)急查血常规、DIC全套、输血前全套、血型;

(5)配血备用;

(6)酌情输血或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Ⅳ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

(7)急请相关科室会诊,如血液科、心内科、血管外科等,必要时手术止血;

(8)向科室领导和医务部报告备案。总结VTE包括DVT和PE,起起病隐匿,诊断和治疗常常被延迟,以至于增加病死率和死亡率。院内血栓防控体系是系统性进行VTE防治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血管外科和呼吸内科参与主管地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0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