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癫疯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6624244.html

上周三,医院急诊科接诊了4位心跳骤停患者。除其中一位院前死亡外,另外三位因心停时间长都未能抢救过来。上周,福州20多岁的麦当劳送餐员在送餐途中猝死。

据悉,两位死亡的心停患者年龄分别为28岁和34岁。这些年轻人为什么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将逐一为您解答。

没有征兆被忽略

70%源于心脏病

医院手术区的医生休息室,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法光利用手术准备空当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近年来,包括年轻人的猝死人数都在逐年递增,其中,70%都是源于心脏病。”

为什么猝死更易盯上年轻人,是因为运动过度激烈?还是工作过度劳累?周法光认为,运动场确实是猝死悲剧发生最多的地方。比如上周三急救中心送过来的一位心停患者,就是在打球时突然倒下的。他说:“过度劳累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而并非内因,正常人之所以猝死,其身体必然存在问题,只是大家平常疏于体检,没有发现罢了。”

“猝死的发病征兆不多,特别是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疾病信号,身体难受也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他说。

远离猝死要做到三点

体检运动学急救常识

看上去很健康的年轻人怎么突然一下子就走了?“调查显示,年轻人猝死者大多是心脏原因所致,其中心肌病就占了大半,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周法光说。

他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极易诱发运动性猝死,因心肌变厚,导致其难以向全身输送血液。患者常有胸痛(区别于肌肉酸痛)、不明原因的晕厥、心悸、乏力等运动不适症状。

还有一种叫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主要直接原因是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由于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突然心率紊乱,导致其没能有效地射血,进而打断脑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应被打断,包括心脏自身。这种病发作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让人猝不及防。

另一种情况是大血管的根部突然一下就堵塞了,还没来得及感到疼痛,人就不行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中。他建议,年轻人远离猝死,最好做到三点:重视体检,适度运动,学点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重视4大信号

■疼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胸痛

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

(本文转载自厦门晚报)

更多江湖消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3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