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由于职业需要,久坐、久站是家常便饭,如果你经常小腿酸胀、发麻;睡觉时觉得腿累,抽筋……就要注意,很可能是静脉曲张找上门了。

千万不要以为它只是血管突起,影响美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有截肢风险!

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

1、先天原因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的人静脉里面的血压很容易升高,静脉壁薄弱会导致静脉管腔扩张,导致静脉瓣膜不能紧密的闭合,从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一部分人群是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破坏瓣膜导致的后遗症。

2、静脉压力持续升高

在我们腿部静脉中有许多单向开放的闸门——静脉瓣膜。正常情况下,这些瓣膜使得我们即使是站着的时候,静脉血也能从腿部一路往上流入心脏。

而长期站立负重,重力会导致瓣膜功能损坏,血液淤积在腿部,那里的静脉会因为过大的压力而变得扩张、扭曲。

3、外界不良刺激

温度对静脉曲张有较大影响,肢体在受冷后可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浅表血管内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更容易引起曲张静脉内的血液凝固,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所以冬天静脉曲张的病患要高于夏季,北方患脉管炎的人群要多于南方。

静脉曲张的危害

静脉曲张早期不痛不痒,看上去只是影响美观,但如果放任其进一步发展,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1、皮炎

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腿部青筋扭扭曲曲像蚯蚓一样的突起,不痛不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导致静脉血在下肢,尤其在小腿严重淤滞。

导致小腿及足部皮肤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下降,出现皮炎、皮疹,色素沉着或干燥脱屑等症状。

如果碰上外伤,还易发生小腿慢性溃疡(老烂腿),反复不愈,严重甚至需要截肢。

2、出血症状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出血相对少见,但后果十分严重。曲张静脉所经过区域的皮肤由于营养不足,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因为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静脉破裂,引起大出血。

伤口往往不伴有疼痛,病人很难第一时间发觉,而且出血不容易止住,甚至有患者因为失血过多出现失血性休克。

3、深静脉血栓

静脉曲张是发生在浅静脉的病变,血液正是通过浅静脉汇入深静脉,然后流回心脏。

浅静脉出现静脉曲张,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深静脉的血流受到影响。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改善,静脉血液会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形成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5%合并癌症,所以当出现深静脉血栓时,需要警惕身体是不是存在癌症隐患。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

绷脚尖时小腿肚子疼痛;

双腿粗细不同,伴有绷脚尖小腿肚子疼痛时;

短期内出现静脉曲张、水肿、疼痛。

深静脉血栓时要避免剧烈运动,血栓在肌肉的挤压作用下就可能发生脱落,然后随着血液流向心脏。流到心脏的血栓可能继续前行,流进肺动脉,造成肺栓塞。

静脉曲张的应对方法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内治外治、微创手术(包括静脉内激光枪手术、微波射频手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药物治疗、压迫疗法等,在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静脉曲张的早期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方法,比如使用弹性袜、合理运动、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等方式,来缓解病情,起到预防和保健作用。

走路、游泳或骑脚踏车这些具有缓和作用的运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循环,降低静脉曲张加重的几率。

压迫疗法:

早期轻中度的下肢静脉曲张,可以使用医用弹力袜,通过挤压减缓血管曲张进展,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发展,甚至部分曲张静脉可以消失。

注意:静脉曲张袜分为保健型和治疗型,保健型针对长期站立或者久坐人群,对于已发生的静脉曲张症状,建议选择治疗型,18-23毫米汞柱的压力比较合适。

2、手术治疗

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如今针对静脉曲张的医学手术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微创、激光、射频等手段,可以满足切除病变和恢复美观的基本要求。

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如采取经典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剥脱术,也可采取射频、激光,同时配合硬化剂治疗。不仅创伤小、美观,而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

静脉曲张是一种慢性疾病,多与日常不良习惯有关,如久坐久站、跷二郎腿、缺乏运动等,当出现静脉曲张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积极面对,预防控制其发展。

免责声明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侵权,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