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网上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3378.html
文章来源

张伶,彭如臣,张杰,等.两种MATRIX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8(10):-

摘要目的评估T1和T2两种加权的磁共振超长回波链可变回聚脉冲反转角成像序列(MATRIX)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纳入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下肢DVT26例,对双侧下肢进行静脉超声及MR检查[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MPRAGE)、T1-MATRIX及T2-MATRIX序列]。分析各序列在血管节段水平图像质量、血栓诊断结果及诊断信心的差异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以超声诊断结果为参考,比较各序列诊断DV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T1-MATRIX序列具有比MPRAGE及T2-MATRIX序列更高的敏感度(分别为97.65%、95.29%和94.12%)、特异度(分别为90.83%、88.99%和88.9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5%、88.04%和87.91%)、阴性预测值(98.02%、96.04%和95.10%)及准确度(分别为93.81%、91.75%和91.24%)。两种MATRIX序列图像质量、血栓诊断结果及诊断信心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好(ICC及Kappa值≥0.75,P0.05)。结论T1-MATRIX及T2-MATRIX能够实现非对比剂条件下血栓的直接成像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磁共振成像;黑血血栓成像R.6;R../j.issn.-..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1]。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是造成致死性肺栓塞的主要病因[1-2]。DVT的精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降低肺栓塞、血栓后综合征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及病死率[3]。MRI的软组织对比较好,可实现多参数、多角度成像[4]。但对比剂增强MR静脉成像需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存在引起过敏性反应或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的风险[5]。因此,无辐射的非对比剂MR血栓成像在DVT诊断尤其是孕妇及血液透析中具有重要价值。磁共振超长回波链可变回聚脉冲反转角成像序列(modulatedflipangletechniqueinrefocusedimagingwithextendedechotrain,MATRIX)是一项基于FSE序列的3D黑血血栓成像新技术,可充分抑制静脉内的血流信号,清晰显示血管管壁、黑色血流背景及管腔内异常信号血栓[6]。此外,MATRIX序列可以实现T1和T2两种加权成像,是对目前黑血血栓成像仅局限于T1加权基础上的重要探索和进步。本研究联合应用T1-MATRIX及T2-MATRIX技术,通过评价DVT的可视化及检出结果,并与超声检查及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MPRAGE)进行比较,评估其对下肢DVT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前瞻性、连续纳入2年5月—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医院的下肢DVT患者26例,共52条下肢、个血管节段(表1)。纳入标准:①下肢静脉超声诊断明确髂股或腘静脉血栓形成,与MRI检查时间间隔≤48h;②急性期患者:首次发病距本次检查时间≤14d[3],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D-二聚体水平0.5mg/L;③非急性期患者(亚急性期,发病15~30d;慢性期,发病30d[3]):首次发病时间距本次检查14d,和(或)既往有DVT史;④病情稳定,无喘憋等症状;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超声明确小腿DVT患者;②具有MRI检查禁忌证的患者。1.2仪器与方法采用3.0T超导型MR扫描仪(uMR,联影),12通道相控阵体线圈,24通道相控阵脊柱线圈。患者取仰卧位,足先入,依次扫描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magnetizationpreparedrapidacquisitiongradientecho,MPRAGE)序列、T1-MATRIX和T2-MATRIX序列。扫描参数:冠状位扫描,根据临床需求,扫描范围分为2段:髂总静脉至股静脉中段及股静脉中下段至腘静脉,视野mm×mm,扫描时间各3~5min。①MPRAGE:TR10.4ms,TE4.9ms,反转角20°,回波链长度;②T1-MATRIX:TRms,TE17.4ms,回波链长度40,反转角模式:T1,参考组织T1:ms,参考组织T2:70ms;③T2-MATRIX:TRms,TE69.6ms,回波链长度,反转角模式:T2,参考组织T1:ms,参考组织T2:75ms。1.3图像分析所有图像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uWS-MR,联影),进行横断位重组,层厚1mm。由2名具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3个序列图像的双侧下肢静脉按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近段、股静脉中段、股静脉下段及腘静脉分别逐段评价。①图像质量评分[7]:1分,伪影严重,不能用于诊断;2分,一般,存在伪影,基本满足诊断要求;3分,较清晰,轻微血管流动伪影,能较为准确诊断;4分,清晰,无任何伪影,血管结构显示清晰,能够准确诊断。②血栓诊断结果:有或无。MPRAGE图像血栓形成诊断标准:管腔等信号背景下出现高信号/低信号;T1-MATRIX及T2-MATRIX图像血栓形成诊断标准:黑色血流信号背景下存在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③诊断信心评分[7]:1分,差,无法做出确切诊断;2分,一般,可以对主要征象进行评估,诊断不明确;3分,好,能够做出确切诊断,4分,极好,能够做出精准诊断。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图像质量评分及诊断信心评分以表示,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Kappa检验分析2名观察者对于各序列以上评估指标的一致性。以上评估指标采用2名观察者的一致性结果,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重新评估与讨论,取一致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图像质量评分和诊断信心评分采用[M(Q1,Q3)]表示,多组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分别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超声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MPRAGE、T1-MATRIX及T2-MATRIX序列诊断下肢DV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2结果2.1DVT的影像学表现血栓在各序列图像上显示的范围、长度及形态基本一致。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血栓在MPRAGE及T1-MATRIX图像上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能够与正常血流区分开,在T2-MATRIX图像上信号表现多样,可呈黑色血流信号背景下的等信号、高信号甚至稍低信号(图1)。图1女,60岁,急性期左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血栓(箭示同一层面股静脉上段血栓,箭头示同一层面股静脉中段血栓);MRI示血栓在MPRAGE图像上呈等-高混杂信号(A、D、E),在T1-MATRIX图像上呈混杂高信号(B、F、G),在T2-MATRIX图像上呈等至稍高信号(C、H、I),在各序列上的范围及形态基本一致慢性期DVT或在慢性DVT基础上复发的血栓,其信号表现多样,在T1-MATRIX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不同程度高信号,在低信号血流背景的映衬下,等信号血栓亦可以清晰显示和诊断,但在MPRAGE图像上等信号血栓与正常血流不易鉴别,在T2-MATRIX图像上呈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较容易与周围黑色血流信号相鉴别(图2)。图2女,63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慢性期伴亚急性期),箭示同一层面髂外静脉血栓,箭头示同一层面股静脉上段血栓;MRI示血栓在T1-MATRIX(B、E、H)及T2-MATRIX(C、F、I)序列上的范围及形态表现一致,且均呈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血流(E、F、H、I),但部分节段的血栓在MPRAGE图像(A、D、G)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与正常静脉内血流信号难以区分(G);正常的右侧髂股静脉在MATRIX序列上呈低信号(E、F、H、I),与左侧高信号血栓形成显著对比,但在MPRAGE图像上呈等信号(D、G),与等或稍高信号血栓对比不明显(G)2.2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在图像质量、血栓诊断结果方面,所有序列均具有较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ICC值及Kappa值均≥0.75,P0.05)。在诊断信心方面,MPRAGE序列(ICC=0.69,P0.05)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低于两种MATRIX序列(ICC均≥0.75,P0.05)(表2)。2.3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各序列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均较高(表2),且T1-MATRIX序列各项评分高于MPRAGE及T2-MATRIX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在髂总静脉水平,T1-MATRIX序列图像质量高于MPRAGE序列;在髂外静脉水平,T1-MATRIX序列图像质量高于MPRAGE及T2-MATRIX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2.4血栓诊断结果在个血管节段中,超声检查共在32条下肢、85个血管节段明确诊断血栓。以超声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T1-MATRIX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MPRAGE及T2-MATRIX序列(表4)。3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T1-MATRIX及T2-MATRIX序列均具有很高的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可实现髂股静脉及腘静脉DVT的可视化及诊断,其中T1-MATRIX序列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且在盆腔深静脉水平其图像质量更佳。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MATRIX技术无电离辐射,能直接显示血栓本身,可作为诊断DVT的一种直观、准确、可靠的非对比剂检查方法,尤其对孕妇、有过敏反应及肾功能异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两种加权的MATRIX序列联合应用能够提供血栓更全面的信息,是对目前研究缺少的T2加权黑血成像信息的重要补充,为进一步评估血栓形成时期奠定基础[8]。本研究发现不同时期血栓信号表现多样。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血栓因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较高且分布集中,T1弛豫时间缩短[9],在MPRAGE及T1-MATRIX图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容易与静脉血流区分[10-12]。慢性期DVT在MPRAGE及T1-MATRIX图像上多呈等信号或不同程度高信号,当血栓表现为等信号时,MPRAGE图像上的等信号血流难以与血栓区分[11],在慢性期DVT诊断较困难,但T1-MATRIX图像因黑色血流背景的映衬,等信号血栓亦能明确显示[13],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诊断信心。各时期血栓在T2-MATRIX图像上更加丰富,可表现为等信号、高信号甚至不同程度低信号,但因为静脉血流被充分抑制,除极低的血栓信号会淹没在黑色血流背景下外,其余均较容易显示。因此,T1和T2两种加权的MATRIX序列联合应用能够显示和诊断等信号甚至稍低信号血栓,完善血栓基本信号特征,能够提高慢性血栓的诊断准确性和诊断信心。本研究提示T1-MATRIX及T2-MATRIX序列诊断血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但仍分别有10个和11个血管节段被诊断为假阳性,其原因为:①尽管MRI及超声检查均在2d内完成,但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血栓可能在此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进展或溶解[8],使得超声检查与MRI出现不匹配的情况;②50%的假阳性血管节段发生在髂总静脉或髂外静脉节段,该段血管位于盆腔,位置深在,当患者肥胖或软组织水肿严重时,超声检查或可受限[14-15],在进行MRI扫描时,亦可能会受到呼吸伪影的干扰,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对血栓诊断造成影响。在股静脉和腘静脉水平,由于不受呼吸伪影的影响,且血管走行相对平直,其图像质量高于盆腔段的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在计算各序列诊断效能时,未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参考标准。但是最新DVT诊疗指南指出,DSA检查目前多用于血管腔内介入治疗[16],超声检查已基本取代DSA,成为目前诊断DVT的首选检查方法,且在股静脉、腘静脉DVT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94.2%)和特异度(93.8%)[17-18],故本研究以超声诊断作为参考标准,且仅纳入病史明确、超声诊断明确的髂股静脉及腘静脉DVT,未纳入小腿DVT[15],以减少偏倚。②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且血栓信号表现多样,未能针对血栓信号特征将不同时期DVT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本课题组将继续开展研究,联合两种加权的MATRIX技术进一步进行血栓分期的探索。总之,T1-MATRIX及T2-MATRIX能够实现非对比剂条件下血栓的直接成像和诊断,有望成为一项安全有效的DVT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两种加权的联合应用能够完善DVT的MRI信息,提高诊断可靠性,并为血栓分期诊断提供可能,有助于DVT的精准诊疗。参考文献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