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1:
9岁男孩,新诊断弥散型Burkitt淋巴瘤,化疗前为了排除CNS转移进行了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实质正常。增强MRV显示直窦官腔内充盈缺损,部分阻断血流,因此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下图)。
卒中医生建议抗凝治疗。儿科神经放射专家重新阅片。一般认为,静脉血栓的MRI信号强度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氧合和铁氧化有关,血栓急性期在T1加权相呈等信号,T2加权相呈低信号。本例患者,再T1和T2加权相上腔内充盈缺损呈现等信号(下图A和B,箭头),并且GRE加权相病灶内无明确的图像浮散(blooming)(图D,箭头)。静脉内图像浮散对诊断血栓形成有意义,有助于再GRE上确认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DWI可见直窦内充盈缺损呈现轻度弥散信号(图C,箭头),这可以见于急性血栓和脑转移。因为不除外转移,随后进行了全身PETCT扫描,显示相应区域氟脱氧葡萄糖摄取增加(图E,箭头):
最终,直窦内的充盈缺损诊断为淋巴瘤转移,而不是静脉窦血栓形成。随后,患者开始接受化疗,未抗凝治疗。
病历2:
5岁,女孩,诊断为左侧中耳炎和乳突炎,在外院接受输液和抗生素治疗。
最初的平扫MRI显示左侧乳突炎,左侧乙状窦非闭塞性充盈缺损。
因为患者中耳炎和乳突炎,故考虑为乙状窦血栓形成。鼓膜切开术和鼓膜造口术放置引流管后,开始给予依诺肝素治疗。出院后持续服用抗生素2周,随后到我院随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重新复习以前的TOFMRV,发现左侧横窦突然中断(下图F,箭头)。可见左侧优势的Labbe静脉,引流到了横窦(下图F,箭头)。分析认为,MRV显示左侧横窦异常可能为发育不全,而不是血栓形成。随后增强MRV显示左侧发育不全的横窦和乙状窦内血流正常,左侧颈静脉较细(箭头),乳头后缘可见一个小的硬膜外脓肿,压迫了左侧横窦(图G和H):
最终作者认为该患者无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证据,左侧横窦中断和"闭塞"的原因可能为硬膜外脓肿压迫所致。随后停用依诺肝素。
病历3:
17岁,女性,Li-Fraumeni综合征(一种遗传易感肿瘤综合征)。
本次表现为慢性头疼,逐渐加重。增强MRI/MRV诊断为右侧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给予依诺肝素治疗。眼科会诊未发现视乳头水肿。出院2周后患者头疼加重,复试,眩晕等。
重新复习患者的神经影像,发现脑实质组织通过硬脑膜的缺损进入到静脉窦。尤其是,颞枕灰质疝入右侧横窦-乙状窦连接处(图I和J)。乙状窦中心型充盈缺损周围可见环形充盈,除了疝入点以外未见到静脉流出道梗阻(图I和J)。此种疝类似于脑膨出,但是仅通过了硬脑膜,而没有通过颅骨。因为在血敏感序列中未发现微出血,提示静脉窦内皮未受损(图K)。
图I为斜位T2加权相,图J为矢状位T2加权相,图K为fastfieldechosagittalsequences显示右侧横窦和乙状窦连接处短节段硬膜缺损(箭头),伴右侧颞-枕叶通过硬膜缺损疝入到右侧横窦和乙状窦近端:
最终诊断为慢性头痛,出院。
文献出处:
Neurology.Oct16;91(16):e-e.doi:10./WNL..
ChildNeurology:Mimicsofcerebralsinovenousthrombosis:Apediatriccaseserie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