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PTE)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术后的重要致死病因,发病后1h内的死亡率高达50%。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肺栓塞至关重要。临床研究显示,血管内皮损伤、静脉血流缓慢、高凝状态是引发PTE的三大因素。本文通过一则对术后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溶栓治疗的病例分析,说明利伐沙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病例作者:
医院张丽丽主任医师
点评专家:
中医院陈柯萍主任医师
病例基本情况患者男性,49岁。主诉活动后气短1天。现病史
患者于1天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无明显胸痛,呈发作性,持续时间5-10分钟,活动后诱发,休息后可缓解,不伴左肩及后背部放射痛,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痛、腹泻,无黑矇、晕厥,无意识障碍,无畏寒、发热、咳嗽、咯血,无呼吸困难,无视物模糊、抽搐、肢体麻木等,病人于家中未用任何药物治疗,遂于我院急诊就诊,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IsIIIqT波改变,肺动脉CTA检查: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广泛肺栓塞。急诊考虑“肺栓塞”收入我科,病人自患病以来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史
患者既往病史3年,血压最高达/95mmHg左右,未行药物治疗。否认糖尿病病史。病人既往.4.1于因右下肢外伤于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诊断为“1、右大腿股二头肌、右腘窝腓肠肌、左食指指伸肌腱部分离断伤2、左食指、右大腿、右膝、右腘窝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于家中卧床休息,无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入院检查体格检查
心前区无隆起,心浊音界正常,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率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正常,P2小于A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无杜氏双重杂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表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心电图提示正常。
心电彩超提示,右室增大,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中度),室间隔与左室壁对称性稍增厚,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
双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侧胫后静脉近心段延续至腘静脉管腔内异常实质性回声,考虑血栓可能,右侧腘窝囊肿,双侧下肢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多发性斑块。
肺动脉CTA检查提示,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广泛肺栓塞。
明确诊断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广泛肺栓塞,右下肢静脉血栓,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诊疗经过年4月4日予患者利伐沙班15mgbid抗凝。择日予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复查肺动脉CTA检查提示,右肺上叶、下叶肺动脉及左侧肺动脉肺栓塞治疗后复查,较前栓子减少。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与左室壁对称性稍增厚,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左室舒张期松弛功能减低。
临床思辨患者骨折后未充分抗凝。
通过对该患者诊治,可总结出:骨折术后需要足疗程抗凝,预防血栓和肺栓塞。
专家点评陈柯萍
中医院主任医师
现任心律失常二病区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
卫生部心血管介入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
医学参考表-心律学频道编辑部主任
患者病史特点:
此为肺栓塞的典型病例。患者有骨折后长期卧床病史,未进行抗凝治疗,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引起严重肺栓塞,患者有发生猝死风险。给予利伐沙班抗栓治疗后,血栓明显减少。再次提醒医生对此类患者预防血栓形成非常重要,而一旦出现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可选择利伐沙班治疗,不但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有溶栓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