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病因:血流瘀滞、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本病最常见的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
名称
部位症状
小腿深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
髂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
凡因术后产后严重创伤或全身性疾病卧床病人,突然觉小腿深部疼痛有压痛,Homans征阳性。首先应考虑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但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急性小腿肌炎,急性小腿纤维组织炎,小腿肌劳损,小腿深静脉破裂出血及跟腱断裂。后者均有外伤史起病急骤局部疼痛,剧烈伴小腿尤其踝部皮肤瘀血斑可资鉴别。
主要治疗措施:
常见并发症:
1.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
2.出血: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预防和护理:
1.预防:增加活动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其定时翻身,术后产后鼓励早期床上活动如深呼吸,下肢被动或主动活动——背屈运动,若病情允许早日下床活动为宜。
避免血液瘀滞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物。预防静脉管壁受损对长期输液者尽量保护其静脉,避免同一静脉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注刺激性药物时,避免药液外渗出血管外。早期发现术后产后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及时治疗。
2.护理: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同时屈膝15度,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利用芒硝的脱水作用以及冰片能改变皮肤通透性原理,能迅速吸收组织间液,减轻肢体张力,促进侧肢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观察皮肤颜色是否青紫,皮温是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消失——饮食可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纤维饮食,多饮水,忌高脂食物;勿用力排便、屏气,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缓泻剂;适当床上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亲们要加强警惕哟!
若有疑问请咨询护士或欢迎来电;或扫描下方白癜风吃什么好白癜风吃什么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