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D-dimer)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我们评价患者血液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是否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等情况快速、简便和有效的指标。一般我们在化验单上看到的D-dimer临界值≤ng/ml或0.5mg/L或ug/L,但是不是只要数值在这个范围就正常,或高于这个数值就异常呢?本文总结最近研究供大家共同学习。

RodgerMA等研究者总结诸多文献,希望通过这些临床试验来确定D-dimer临界值,能精确、敏感、简单、实用的明确或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综合征。但他发现,虽然检测D-dimer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乳胶凝集法和NycoCard法等,但①目前并不是所有方法都能独立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综合征;②且每种方法测定的D-dimer临界值不同;③通常任一方法测定的D-dimer临界值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需考虑特殊人群: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孕妇。

1.可疑VTE老年患者的D-dimer临界值

第1项对年龄调整后的D-dimer临界值的研究发现,建议>60岁可疑VTE老年人D-dimer临界值为ug/L或ug/L。

第2项研究——Harper等通过ELISA方法测定名可疑VTE患者发现,确诊DVT或PE的60岁以上患者D-dimer均>ng/ml(敏感性98%,特异性55%),因此研究将D-dimer=ng/ml作为60岁以上可疑VTE患者的临界值,D-dimer=ng/ml作为60岁以下人群可疑VTE的临界值。

第3项研究——Douma等学者总结4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名可疑PE患者,建议>50岁患者,可疑PE的D-dimer临界值=年龄(岁)×11.2ug/L,为了临床使用方面简化为年龄(岁)×10ug/L,该研究发表在年《英国医学杂志》。

第4项研究——Schouten等学者于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连续纳入>50岁可疑DVT患者人,建议将D-dimer=ug/L作为50岁以下可疑DVT患者临界值,>50岁可疑患者D-dimer临界值=年龄(岁)×10ug/L,≥60岁可疑患者D-dimer临界值为ug/L。

2.可疑VTE孕妇患者的D-dimer临界值

第1项研究——Kjellberg等学者研究发现妇女怀孕过程中D-dimer水平较正常成年人升高,而产后妇女D-dimer水平减至正常水平,该指标用于孕妇可疑VTE诊断特异性不高。

第2项研究——Chan等学者对既往多项研究分析发现提高孕妇D-dimer临界值可增加其诊断VTE的特异性,而不降低敏感性,但是否可将其应用于临床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多项研究提出诊断可疑VTE的D-dimer临界值,但由于其特异性不明确(多种因素可影响D-dimer水平,如恶性肿瘤、怀孕等),因此临床医生仍不能完全依靠这项检查,只能作为参考,最终诊断是否存在VTE需行下肢血管彩超和肺动脉CTA检查明确(图1图2),但通过测量D-dimer水平可排除一些患者,减少不必要的CT放射量。

图1门诊患者xxx,男,55岁,D-dimer=95ng/ml<ng/ml,经检查排除VTE

图2长期卧床患者xxx,女,81岁,D-dimer=ng/ml(>ng/ml),经检查发现DVT

来源:检验时间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仅为了分享专业知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㈡不鐧界櫆椋庡ソ
鐧介鐨勫嵄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