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防治措施近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防治措施大体上包括抗凝疗法,
溶栓疗法,抗血小板疗法等,抗血栓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病期有密切关系,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可进行手术取出血栓,溶栓疗法也主要用于新近形成的急性动,静脉血栓,抗血小板和抗凝剂主要用作预防血栓形成,对已形成的血栓作用不大。
1.适应证(1)DIC:大部分急性DIC早期病人,特别是高凝状态的病人,多以肝素治疗为主;溶栓疗法仅适用于DIC的晚期或DIC痊愈后伴有后遗症的病人。
(2)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周围性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栓形成等,抗凝和溶栓合并应用有一定疗效。
(3)血栓栓塞:脱落的栓子均有可能引起急性血管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脑栓塞,脾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通常以溶栓疗法为主,抗凝疗法为辅。
(4)心脏病:如心肌梗死以往以肝素治疗为主,近来主张在梗死的早期,可用溶栓药物作冠状动脉灌注治疗,有更高的疗效,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动脉修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可用抗凝(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疗法,以预防术后发生血栓形成。[西医无知疗法]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饮食养生二猪病非洲猪瘟诊疗图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