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会王辰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

年3月,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与血管专项基金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血栓论坛”上,中日医院王辰院士带来了题为《全方位推进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建设》的报告,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我国静脉血栓防治领域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1)观念问题:医务人员、公众、政府、媒体等各方对静脉血栓的认识严重不足;

(2)规范问题:静脉血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不同学科对PTE-DVT的诊治水平差异较大;

(3)预防问题:预防意识淡薄,人群预防率低,预防措施不足。

构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防治体系迫在眉睫!

一、VTE的预防与治疗

1.VTE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VTE预防措施包括如下三类:

(1)一般措施: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脱水;手术者操作精细微创。

(2)药物预防:对出血风险低的VTE高危患者,可根据患者VTE风险分级、病因、体重、肾功能选择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尤其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间接Xa因子抑制剂,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给予药物预防。确定剂量、药物预防开始和持续时间。对长期药物预防的患者,应评估预防的收益和潜在的出血风险,并征求患者和(或)家属的意见。

(3)物理预防:对出血或有大出血高风险及一旦出血后果特别严重的VTE高危患者可给予物理预防。当出血或出血风险已降低,而发生VTE风险仍持续存在时,可以进行抗凝药物预防或药物预防联合物理预防。

2.VTE的治疗

VTE的有效治疗措施主要有:抗凝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取栓等。

二、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具体实施

1.医院内患者VTE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

每一位住院患者都存在形成VTE的潜在危险(图1)。

图1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同样应评估潜在出血风险。①患者因素:年龄≥75岁;凝血功能障碍。②基础疾病:活动性出血,既往颅内出血史或其他大出血史;未控制的高血压(SBp>mmHg或DBp>mmHg);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的颅内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或肝功能衰竭等。③合并用药: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药物等。④介入操作:4h前或12h内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髓麻醉。

(1)患者VTE预防的路径及策略

住院期间需要不断在血栓和出血之间寻找平衡,选择合适风险评估模型——制定相应预防路径及策略(图2)。

图2VTE预防路径

(2)实行VTE药物和物理预防的患者家属告知

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院内VTE的潜在风险(图3),签署知情同意书。

图3VTE风险

(3)医院内VTE预防措施的实施、检测与评估

应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选择预防措施(图4)。

图4根据VTE不同风险程度选择预防措施

2.出血并发症早期识别及处理

医院内静脉血栓预防的主要目标人群:(1)骨科大手术患者,如髋膝关节置换、长骨骨折手术等。(2)其他外科手术患者,如普外及腹盆腔:胃肠、泌尿、妇产、减肥、血管等,心脏手术、胸外科手术、开颅手术、重大创伤等。(3)非外科手术患者,如内科急性病住院、恶性肿瘤、长途旅行者、易栓症等。

住院患者VTE的药物与物理预防的具体实施。(1)药物剂量与方案选择: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利伐沙班、LDUH;调整剂量的维生素K拮抗剂、阿司匹林。(2)间歇充气加压泵(IPCD),尽量每日应用18小时以上。(3)时机把握与疗程问题:内科住院患者:7-10天或直至危险因素去除;外科患者:至少10至14天,尽量延长至术后35天。

3.VTE的临床处理

疑诊与确诊VTE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图5)。

图5疑诊VTE的临床管理策略

确诊VTE的临床管理策略(图6)。

图6确诊VTE的临床管理策略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