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如同自来水管道,会因为血液的“水垢”,如脂肪、胆固醇等,而发生“生锈”或“水垢”沉淀现象。“水垢”越来越多,则会使“水管”变窄,引发炎症,这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而“水垢”脱落则而形成血栓,同时降低血管的弹性。这也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心肌缺氧、大脑缺氧以及肢体麻木。
那么您知道血栓最爱堵哪里吗?据研究发现,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血栓,有20%在脑血管里,10%在内脏血管,70%全都集中在下肢!
瞧瞧,难怪很多人时常感觉到腿麻、腿凉、腿抽筋、腿疼走不动,不一定单纯的是岁数大了缺钙,而是和这个致命的血栓有关!今天我们就重点看看关于下肢血栓的有关知识。
一、下肢血栓的形成
静脉血栓常发生于下肢,是较常见的血栓病之一,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急症,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行走时加剧,轻者仅在站立时有沉重感。
多发于较少运动的老年人、长期卧床者、骨折外伤者、坐月子不活动的产后妇女等。主要是因为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令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容易产生血液淤滞而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二、自测血管是否堵塞
1、抬腿
平躺在床上,把双脚抬高至45度左右,时间30秒左右,然后观察自己的两条腿。如果有一条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感觉腿的皮肤有点透明状,等脚拿下去,恢复正常坐姿,这条腿会发生潮红,就说明这条腿已经发生了缺血症状。
2、看脚背
人的足部足背正中最高点,轻轻摸,能感受到脉动。或者平时能摸到这个足部的脉搏,证明我们的动脉血一直通到了足背部。可当走一段距离之后,再摸,反而摸不到这个脉搏,此时,就可能发生了轻度的动脉血管堵塞。
三、加强腿部血液循环方法多
1、踮脚
将脚跟离地抬起,用脚尖来支撑身体,保持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再将脚跟抬起,重复进行。每天坚持做3次,每次5分钟。如果坐着超过1小时,也最好站起来做上几分钟。
2、走路
坚持每天散步,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也不会增加腿脚负担,适合大多数人。
3、绷腿
上班族伏案工作的人,工作间隙,可在座椅上交换抬高腿,绷紧、收回,反复练习。
虽然现在大家过上“出门有车、吃饭有肉”的生活,工作八小时也都是坐着的,但你知道吗?很多“富贵病”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引发静脉血栓的罪魁祸首就是久坐不动,动起来是对抗下肢血栓的最有效办法。
怎么样,今天你走路了吗?
温馨提示:图文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为粉丝而生。
充值返额,专享权益
1储值元,赠送元
2
储值元,赠送95元
3
储值元,赠送45元
▲点击立即充值
已经充值的金额会一直在您的账户中,不过期、不会清零或消失,随时可以在商城任意消费!其他优惠可叠加参与!!
▼点阅读原文,选购健康优质好食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4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