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DVT)是髋膝关节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对DVT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可尽量减少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促进髋膝关节周围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医院骨科对髋膝关节周围手术的患者,术后应用磁治疗带预防DVT的有效性进行了前瞻性和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资料
髋膝周围手术后患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体重44~81Kg,平均61Kg;48例患者术前3个月内无血栓栓塞性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下肢无DVT。
方法
48例患者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16例,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术2例,加压钢板内固定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于术后即应用磁治疗带治疗,1天3次,每次30min;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2组患者均不使用抗凝剂和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不采用其它预防DVT的措施。
评测指标每天临床检查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一经发现立即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无症状的患者术后第4~7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所有腘静脉或腘静脉以上血栓均被认为是近端深静脉血栓。
结果
2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发生DVT占18.8%,预防组1例占4.2%,对照组8例占33.3%,其中5例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例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1例为加压钢板固定术后。2组DVT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DVT发生部位在股静脉5例,腘静脉5例,其中仅1例有明显的患肢肿胀、轻度触压痛,其余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的临床症状。
讨论
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髋膝关节周围手术引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髋膝关节术后未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有45.0%~84.0%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致命性肺栓塞为1.0%~5.0%。过去许多学者认为亚洲髋膝关节术后DVT的发生率要低于西方国家。国内黄庆森综述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3%~25.0%;邢肇诩报道0.9%~6.9%。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亚洲患者术后发生DVT并不少见。据报道在未进行预防的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中,DVT的发生率分别为66.3%(马来西亚)、20.0%(韩国)、37.0%(香港)。而国内最近报道的发生率为34.8%。这均表明,亚洲患者DVT的发生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亚洲人的饮食结构逐渐西化,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老年患者有条件接受手术治疗,同时由于改进检测方法,也提高了DVT诊断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为血管壁损伤、血液粘稠度增高和血流速度减慢。手术可直接损伤血管壁,也可因牵拉,扭曲而致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受损部位,从而激活凝血系统,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以致形成血栓,有些体位或止血带的应用导致静脉血流郁滞或血流停止,使血小板易于粘附于损伤的血管壁而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肥胖、高血脂均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而易于造成DVT。
磁治疗带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髋膝关节术后可引起DVT,如DVT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致死亡。而DVT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只有极少数能被临床诊断,因此对DVT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40岁以上行髋膝关节周围手术患者被列为发生DVT的中、高危人群。国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研究会推荐的预防方法是:对于上述有引起DVT可能的中高危人群使用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右旋糖酐静脉注射、阿斯匹林口服,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方法直至患者能下地行走后穿分级弹性加压袜预防。本文磁治疗带是依据周期性充气加压、磁疗法和血液动力学原理研制而成,通过周期性增压、定压按摩,压迫表浅及深部静脉,使血液在静脉中流向通畅,从而提高静脉血管瓣膜单向流动功能,形成静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并与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通过磁场对人体经络如足三里、三阴交、委中、阳陵泉、丰隆等穴位按摩和磁处理,使其含氧量、电导率与渗透压都明显增强,血液粘稠度下降和流速增加。通过对照研究证明磁治疗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药物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