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腾片作为家庭必备物品,不少人把它当作营养补充剂来服用。但是,你知道吗,一个不谨慎,错误服用后,可能要人命!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播出了一个关于婴儿服用泡腾片的案列,令人扼腕:

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因为家长错误方式服用泡腾片,导致孩子窒息并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

18个月大宝宝因为感冒发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是“泡腾片”。

输完液后,母亲从标明“口服”的“泡腾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塞进宝宝嘴巴,然后让小宝宝把嘴巴张开,再喝点水下去。

没想到,过了10多秒钟,孩子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当时就感觉他肯定是噎着了。”

拍背、催吐等方法试过后,症状还是没得到解决,孩子的心跳和呼吸已十分微弱,随后被送进抢救室手术。切开气管后,医生取出已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液。

  

不幸的是,孩子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作为家家户户常备药,一片小小的维生素C泡腾片,为何会要了婴儿的命?

作为一种安全、实用的口服剂型,泡腾片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经过调味的泡腾片口感好(很多泡腾片都会做成水果味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它对人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较小,但这种剂型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龙猫药师表示,“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

绝对不要干吃,

不要吞服!

泡腾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

将泡腾片放进水中,

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现在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十分流行,很多人把维生素C泡腾片当成日常身体营养补充剂,或是随身必备用来缓解疲劳的饮品。但是注意,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长期口服大剂量维C,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深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

那么,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什么?

每片维生素C泡腾片约含.6毫克的钠,对于肾脏发育不全的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通过此方式补充维生素C。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1片,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服用维C泡腾片。

注意事项

1、在使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注意不可直接吞服;

2、用冷水或者温开水溶解,等气泡都跑完以后再服用,水温过高会使维生素C遭到破坏;

3、维生素C容易氧化,暴露时间过长后会被氧化从而导致失效,所以维生素C泡腾片需要做到现泡现喝,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4、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抗凝血药物的作用,如果在服用凝血药的时候也服用维生素C,请咨询医生或药师,调整药量。

5、维生素C怕光照,请避光保存;泡腾片剂型怕潮,请保持干燥。

6、泡腾片不能和其他饮料混着喝。

△来源:视觉中国

有的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他们会误认为这是糖果或饮料,错误或大量服用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家长还要做好防护,将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最后,还要贴心提醒大家,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如果你每天饮用一种泡腾片溶液,它可能会使你的牙齿变脆弱。”

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韩永成也表示,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含有酸性成分,会对牙齿有一定损害,维生素含片也一样,但是只要不是天天喝、频繁喝,偶然喝应该影响不大。不过,韩永成主任还是建议经常喝维生素C泡腾片的人,最好每次服用后能用清水漱漱口,以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刺激,避免牙齿损害。

那么,我们怎么给小宝宝安全用药呢?

儿童用药6个雷区不能碰!

第1个雷区: 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人药

有部分的家长因为对药物知识的缺陷,误认为对成人安全的药,小孩也可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到宝宝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危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生长或沉积于牙组织中变成“黄板牙”,故9岁以下小儿禁用。再如安痛定、索米痛、去痛片等常用退烧药含有氨基比林成分,易使小儿粒细胞迅速下降,有致命危险。还有的小儿服用感冒通后出现了血尿,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作为家长,当宝宝生病的时候一定会心急如焚,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跟成人的药物给宝宝吃,当宝宝生病的时候,最医院看医生,宝宝应该吃什么药,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跟住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作主张。

第2个雷区: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

通常,父母对宝宝用药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时求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二是怕出现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以取的。

对于宝宝的用药,应该听从儿童专科医生的嘱咐,不要随意增减宝宝的药量。我们对宝宝的病情不了解,对药物也不是很了解,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应该按照医生开的处方用药,控制好药量,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3个误区: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

对于宝宝的用药,一定要按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用。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这些小细节,父母们都要多加留意。还有要注意的是,不要急盼药效,频繁换药。任何药物治疗病症,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起作用,而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第4个雷区:服药时间要正确

宝宝用药时,一是要跟住医生的嘱咐,二是要看清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服用时间,药物一般分三种时间服用。一是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或2个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很多止泻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二是饭时服用:是指在饭前或饭后片刻服用。一些开胃的或帮助消化的药物应在饭时服用。三是饭后服用:是指饭后半小时或1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抗生素类等大部分药品都适合在饭后服用。要正确的服用药物,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5个雷区:药物放高处,避免宝宝误食

宝宝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当他们学会用手抓东西后,一抓到东西就会往嘴里塞,想感觉一下东西是否好吃,而药物是不能随便服用的,父母要一定要注意到这点,最好把药物放到宝宝不能抓到的地方,避免宝宝误服哦!

第6个雷区:喂药不可强迫,须避免呛入气管

宝宝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有可能是因为药物很苦,或者是气味难闻。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捏着宝宝的鼻子、甚至是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的时候、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对大些的孩子可以应采取说服讲道理的方法;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

孩子生命只有一次,请千万注意提高自己作为爸妈的用药常识!

综合来:周到健康(zhoudaojiankang)健康时报、央视新闻、网络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8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