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年3月25日举行世界血栓日活动全球媒体发布会,将每年的10月13日设立为世界血栓日,并正式启动第一届血栓日活动。年10月13日是第三个“世界血栓日”,今年的主题为“了解血栓风险,减轻患者负担”。

血栓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预防?

血栓的形成

1、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

2、心、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Ⅻ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于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

3、血流改变,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

4、血液性质改变,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严重创伤、产后及大手术后。

血栓的危害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动,也不会形成血栓,在特殊情况下,如血管有硬化,狭窄等损伤天气寒冷,出汗过多、血压过低、缺乏饮水等情况下,会使血流缓慢、血液浓缩粘稠、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血栓病可以发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如果在脑动脉血管中停留,阻碍了脑动脉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脑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发作,若堵塞了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则会诱发心肌梗塞,此外,还有下肢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

血栓形成,大多数一发病就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脑梗塞的偏瘫失语;心肌梗塞的剧烈心前区绞痛肺梗塞引起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如下肢形成血栓则会引发两腿疼痛,或出现冰凉感和间歇性跛行等。极严重的心、脑梗塞和肺梗塞还可引发猝死。但有时也可无明显症状,如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酸胀不适,很多患者以为是劳累或着凉,不以为然,因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也容易误诊,待到出现典型的下肢水肿时,不仅会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如何预防血栓

1、参加体育活动。运动是预防血栓的关键,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2、晚睡前喝杯水。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毫升,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3、注意饮食。饮食上注意不过多摄入蛋白质、脂肪,防止过度肥胖,保持标准体重,避免引起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发生。多吃洋葱、海带、卷心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醋、饮茶。

4、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沉积在血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运动和饮食调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还可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等。

5、药物预防。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故不宜大剂量服用。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使血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片。

来源:综合自国家卫生计生委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那间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