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一个花季少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把他推向险境的是一个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而且当它“靠近”我们时,可能没有任何征兆的“凶手”——深静脉血栓以及随之而来的肺栓塞。
爆发性血栓让小伙差点丧命
才25岁的他,入院时呼吸急促,下肢青肿,皮肤都快肿成青紫色了,而且表面温度偏低,足背的动脉摸不到搏动的迹象,但他的心率却高达次/分!
到底怎么回事?医生在详细询问过程中,揭开了部分谜底。原来小全本身就有糖尿病,但一直没有规范治疗。
半个月前,他还因肾炎住院,回到家后很少活动,在家玩游戏经常是一坐就几个小时。出院不到三天,他的腿就开始有点发肿,却没当回事,直到肿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做了血管彩超检查,发现他多处出现极严重的深静脉血栓,还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这是肺栓塞的表现,有生命危险。
医生赶紧将他转入ICU,经过全力抢救,小全战胜了病魔,双下肢肿胀明显减轻,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回普通病房。
专家指出,静脉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任何年龄、任何时间,甚至严重威胁生命,大家一定要认清这个躲在暗处的“凶手”,学一学如何远离它。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提示血栓或已出现
1.一条腿看起来比另一条腿肿胀,这种现象常见于小腿。
2.肿胀的肢体皮温增高、发红,这是因为肢体到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增加了对静脉的压力,使体液渗透到其他组织中,引起发热、发红等炎症表现。
3.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口疼痛等。心悸气促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这是因为肺栓塞会引起缺氧,心脏需要多做功让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患者在咳嗽时会感觉胸口突然锐痛。
4.患肢疼痛。随着血栓的增加,疼痛会加剧。
5.有类惊恐发作的表现,肺栓塞患者常常感觉极度恐慌,头晕目眩、有濒死感等。
以下几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范深静脉血栓
1.久坐卧床者: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
2.服用激素治疗的人群:相关研究表明,口服雌激素会增加血栓风险。孕妇和产后1~2个月的新妈妈患血栓风险高于普通人,因此也要高度警惕。
3.有过血栓的人再次发生血栓的可能性也很大。
4.有家族史遗传倾向的人群。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1.合理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规律锻炼,避免久坐。
2.学做踝泵运动,记住两个动作要领:
A.脚尖朝下绷,脚背弓起来保持5~10秒。
B.把脚尖往上勾保持5~10秒。
3.日常衣着:注意衣服、鞋袜不要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4.高危人群应尽早咨询血管外科医生,主动做筛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听从医生的建议,有必要时穿弹力袜,卧床时双腿抬高15~30度,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如有疑问,欢迎致电
--
医院是华东地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综合开展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脉管炎、血管瘤、烧烫伤、糖尿病足、难愈合伤口等周围血管疾病及皮肤创面修复等血管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同时是江西省、医院医院。
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优秀人才团队,同时,采用国际最前沿的静脉曲张“静脉腔内综合治疗体系”针对血管类疾病疾病有着权威、专业的治疗方法。
医院以“患者第一”为院训,医院的公益性质,以“尽量满足患者合理化要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各项措施中,把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放到第一位,力求做到华医院。
↙↙↙医院24小时在线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