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有些人说下肢浅静脉曲张不痛不痒的,不要理它,除非穿裙子、穿短裤影响了美观。也有好多人问,下肢浅静脉曲张到底需不需要治疗?怎么治?哪里治?穿医用梯度压力袜可以预防吗?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现就以我科收治的病例为素材进行详细解答。
案例导入患者,男性,49岁,10年前发现双下肢“青筋”明显,随着时间推移,那些“青筋”累累凸起,蜿蜒盘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双脚踝内侧均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久站后自觉沉重、疼痛,左下肢较右下肢症状严重,一直未做任何治疗。3天前患者出现明显的左下肢内侧疼痛不适,从小腿上段一直延续到大腿根部,伴有红肿、发热,皮肤下面可触到质地较硬的条索状团块,压之疼痛尤其明显。严重的疼痛使患者寝食难安,甚至不敢站立、走动。患者立即医院(以下简称二院)血管外科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彩色超声检查(见图1、图2、图3、图4),诊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脉炎。
图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图2、图3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图4浅静脉瘤样扩张伴血栓
-03-19二院血管外科主任朱国献博士带领团队给患者行左侧大隐静脉环激光闭合+高位结扎+瘤样曲张静脉团点式剥脱+分支曲张静脉硬化术。术中取出大量的血凝块(见图5),出血约10毫升。正是由于这些血凝块堵塞血管,在血管内发生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造成患者严重疼痛不适。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请谨慎点击
▼
「图5术中取出血栓」
术毕,术肢加压包扎,予以抬高,检查肢端皮温暖,无肿胀,末梢循环良好(见图6),自诉疼痛明显改善。术后当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拆除弹力绷带,穿上医用梯度压力袜继续循序减压治疗。
图6术肢加压包扎抬高
这是微创手术
仅在左侧踝关节内前方、左侧腹股沟处、重度瘤样曲张静脉团处共3处各有1不超过1cm小切口,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痛苦极小,无后遗症,术后恢复快。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微访谈01
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呢?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寒冷、潮湿、创伤、感染,静脉注射高渗溶液、化学药物、硬化剂等。此外,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也是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一个重要的常见因素。该患者由于职业关系,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久而久之形成大隐静脉曲张,静脉血液淤滞,最后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大隐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变,人群总发病率约为1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多于男性。
大隐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迂曲、扩张,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痛不痒,只有站立久后才会感到有些酸胀感或轻微疼痛不适,行走后或平卧位时很快消失。早期患者往往较少主动就医,使得大多数患者的病程较长,持续数年或十几年。由于大隐静脉的瓣膜比较薄弱,长期的静脉曲张使得瓣膜关闭不全,易形成血液倒流,加之血流缓慢,从而构成静脉血栓及静脉炎的发病基础。如果遇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淋雨、受寒、潮湿、吸烟及创伤等,就有可能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隐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最突出的表现是感到下肢红肿热痛,行走困难,伴有局部烧灼感或胀满感。查体可见沿大隐静脉分布区呈现肿胀、红斑,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有触痛,可触及到条索状团块。结合病史和行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明确大隐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诊断后,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
首先是卧床休息,休息时抬高下肢,进行局部湿热敷。下床活动时,穿医用梯度压力袜。
其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凝或溶栓药物治疗,如肝素、华发林及尿激酶等药物的选择与应用,原则上药物治疗越早越好,可提高治愈率。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疼痛,无细菌感染征象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
原则上凡有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的患者都要考虑手术治疗,以防止引发肺栓塞。
02
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
下肢浅静脉浅静脉曲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又包括2类:
(1)先天因素:静脉瓣膜结构不良和静脉壁薄弱,是全身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有关。
(2)后天因素:下肢静脉瓣膜承受压力过大和循环血量超负荷造成下肢浅静脉浅静脉曲张,如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
2、继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是指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阻塞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浅静脉失代偿而引起的静脉曲张。或是因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受压,血液长期反流,深静脉内压升高,血液经交通支静脉反流至浅静脉,浅静脉回流量增加、负担加重,最终导致浅静脉血管代偿性扩张,引发下肢浅静脉曲张。
继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与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引起静脉曲张的基础病及深静脉是否通畅。
03
下肢浅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医生依据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因此,静脉曲张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物理治疗:抬高患肢、使用医用梯度压力袜等,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2??药物治疗:七叶皂苷钠、草木樨流片及迈之灵等,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减轻静脉淤血症状,增加血管弹性和张力。
3??硬化剂注射和手术治疗:硬化剂注射是将硬化剂直接注入病变血管内,通过其化学刺激作用造成局部血管内损伤,进而发生血栓、内皮剥脱和胶原纤维皱缩,使血管闭塞,最终转化为纤维条索,从而达到去除病变血管的目的。
4??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剥脱曲张静脉和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现代微创手术有激光闭合术、射频及激光消融术和透光直视旋切术。1
04
下肢浅静脉曲张日常预防和护理有哪些?
1、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医用梯度压力袜。休息时,将下肢适当抬高。
2、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避免双膝交叉,不定时改变身体姿势,如适当走动、下肢舒展、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
3、妇女月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保护,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注意保暖,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4、戒烟,吸烟能使血液变黏稠,容易造成血液淤滞。口服避孕药也有类似作用,应尽量少服。
5、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运动如行走、骑车、游泳,可以发挥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反流。
6、该病有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
7、肥胖者应减肥,由于体重的压力会影响腿部静脉回流不畅,造成表浅静脉扩张。
05
如何穿着医用梯度压力袜?穿多久?
医用梯度压力袜通过在血管外部施加一个与病理行走时超出正常压力等量的压力值,以恢复正常的静脉回流功能(见图7)。
1、术后拆除弹力绷带后,立即穿上医用梯度压力袜。静脉曲张术后建议前2周内24小时穿戴,2周后,保证每天8?12小时穿戴时间,白天起床前穿,晚上睡前脱,坚持穿6?8周,以发挥最佳治疗效果;预防静脉曲张建议白天穿,晚上脱,每天保证4?6个小时穿戴时间。建议买两双替换。
2、穿医用梯度压力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起床之时,因为此时血液循环最畅通,肿胀尚未开始,或穿医用梯度压力袜前,先抬腿5~10分钟,这个动作能防止血液回流,对长期站立者这个动作效果更为显著。
3、准备穿戴时,患者腿要保持干燥。
4、穿脱医用梯度压力袜时,要注意不要让首饰或长指甲划破弹力袜,注意修剪指甲,取下戒指等饰物。脚后跟皮肤干裂涂凡士林油保护,避免刮破医用梯度压力袜。
5、用中性洗衣液温水(≦30℃)轻柔手洗,不拧干,不甩干、不烘干,不暴晒,用毛巾吸除多余水分,阴凉处晾干。
6、出现皮肤过敏时,暂停穿着压力袜,按医嘱给予抗过敏处理。如对医用梯度压力袜硅胶材料不适应或过敏(见图8),可将医用梯度压力袜翻转穿着或者预先穿着一层丝袜,然后再穿上医用梯度压力袜,也可以先穿上打底裤,再穿着压力袜,将压力袜硅胶材料部分覆盖在打底裤裤腿上(见图9),以上方法均可避免压力袜硅胶材料与皮肤直接接触。
图8压力袜硅胶材料不适应或过敏
图9预防硅胶材料过敏压力袜穿着方法
7、这篇科普完稿时,还有朋友问我,深圳夏天气候太热,怎么坚持穿着压力袜?其实深圳夏天的气候不穿衣服也非常热,想要达到好的治疗、预防效果好,只能是坚持穿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