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1
答:中医有一句名言:“良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末病”。这句话很有哲理。治疗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不让疾病发生。“生命在于运动”对预防血栓很有用。比如产妇生完孩子后要经常下床活动一下,如果不能下床活动,则应该让家人经常帮你活动一下腿部,每2小时左右活动1到5分钟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因手术或其它原因长期卧床的病人同样如此。但是,有腿部或骨盆骨折、或其它原因需要下肢制动的病人应当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活动,以免造成损伤。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高,人体运动量显著减少,使得一部分健康人也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当您坐飞机或火车等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应该每隔2小时左右就起来活动一下。当您在电脑面前工作时,也不要忘了经常起来活动一下。笔者在门诊碰到相当一部分这类因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而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人,有长途车司机,有旅行的人,还有IT族。
1
2.什么是急性血栓,什么是慢性血栓?
1
答:一般医学上将发病14天以内的血栓称为急性血栓;发病15到30天的血栓称为亚急性血栓;发病超过30天的血栓称为慢性血栓。
3.哪些人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
1
(1)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妊娠和产后--这部分人通常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妊娠第三月和产后是孕产妇最容易发生血栓的时期,这两个时期患血栓较其他时候高数十倍。血栓相关的肺栓塞是产妇的主要死因之一。
(2)长期卧床、长途旅行--血流缓慢。乘坐飞机及火车等交通工具时,每两小时左右要尽可能离开座位活动一下,以防止血栓形成。
(3)创伤、手术因素--手术及车祸等造成的人体创伤会使人体生理机能短时间内处于一个非常紊乱的状态,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4)一些遗传性疾病。比如有些人先天性体内抗血栓的物质就少,已发生血栓,这部分病人通常很年轻时就会出现血栓。
深静脉血栓通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中风及术后的病人长期卧床就容易产生血栓。
1
4.如何判断自己得了深静脉血栓?
1
答:当一侧肢体突然发生了不明原因的肿胀时,有可能就发生了深静脉血栓,要及时就医。现在诊断肢体的深静脉血栓很容易,有经验的医生单从病人的表现就能判断。B超检查是诊断血栓最经济而准确的方法。
1
5.得了深静脉血栓要及时治疗吗?
1
答:深静脉血栓对人体危害比较大,需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晚治疗,效果越差。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费用也相对较便宜。一旦血栓进入慢性期,治疗效果就难以理想了。一旦产生并发症,可能要终身治疗,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同时也可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因为长期用药,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可能会出现。常言道,是药三分毒,长期用药显然是不太好的。故要尽早医治。
1
6.得了深静脉血栓要怎么治疗?
1
答: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最主要的是防治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因为肺栓塞有致命的风险;(2)次要的是通过溶栓、抗凝药物尽可能疏通栓塞的血管,恢复肢体功能;(3)防治血栓后综合征;(4)预防血栓复发。
1
7.深静脉血栓对人体危害大吗?
1
答:堵塞的深静脉越粗,对人体危害越大。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例,发生在股静脉及髂静脉的血栓危害就很大,因为股静脉的血管口径一般比一侧的肺动脉主干粗,其内脱落的栓子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肺栓塞。在进入血栓的慢性期后,如果下肢的股静脉或髂静脉仍然堵塞,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血栓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下肢体位性肿胀,行走一段距离或站立一段时间后下肢即出现肿胀及疼痛。长时间后,部分病人会出现小腿皮肤久治不愈的溃疡,十分痛苦。而小腿腘静脉的堵塞对人体危害相对小一些。小腿肌肉组织内的肌间静脉血栓对人体危害就相对较小了,一般导致严重肺栓塞的机率不到1%。
专家提醒
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会产生诸多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因血栓脱落而致命。所以一旦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兆,一定要及时就医。下一系列介绍静脉滤器等,敬请期待。
想要了解最权威,最前沿,最实用的医疗资讯,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