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当心

下肢静脉血栓

63岁的范老先生是一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肌肉萎缩无力将近一年了,平时基本属于卧床状态,极少下床活动。医院肌萎缩科住院治疗期间,范老先生左侧小腿出现莫名肿胀,皮肤变硬、发烫,肌萎缩科医生根据经验请血管外科会诊,血管外科王建民主任查看了患者情况后,认为范先生是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栓。建议查双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检查报告显示患者左下肢深静脉大量血栓形成,并且有下腔静脉漂浮血栓。

王建民主任介绍说,如果血栓脱落,血栓将直接堵塞肺动脉主干,猝死风险极大。此时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治疗,经与家属沟通,患者转入血管外科。

下腔静脉漂浮血栓如“致命水雷”需及时手术

全科迅速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讨论,认为血栓在下腔静脉内随血流不停漂浮,如单纯药物治疗则随时存在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风险,必须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进行拦截,王建民主任决定马上为患者施行“左下肢静脉造影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导管内溶栓术”。

术中操作精细,导管导丝配合,在血栓上方成功释放滤器,肺栓塞风险大大降低,再次造影显示滤器位置好,随后将溶栓药物注入溶栓导管并抽出少量血栓,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结束。术后继续给予患者小剂量溶栓药物治疗,患者下腔静脉内血栓逐渐溶解。

王建民主任正在为患者行介入手术

术后第三天复查下腔静脉及左下肢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血栓全部溶解,左下肢深静脉仍有少量血栓,患者肺栓塞风险基本消失,但如不积极处理,血栓仍可能继续蔓延发展,时间长了还会出现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后遗症,需继续进行下肢导管溶栓经治疗。

术后半月,再次造影显示少量左侧髂静脉少量附壁血栓,抽吸后造影显示血栓消失,取出滤器。两天后患者平安返回肌萎缩科病房。

适度锻炼有效预防

深静脉血栓

  临床统计:90%的肺部血栓来自于下肢。长期的静脉曲张,血管里可能存在小血栓,一般情况下可能没什么,但是却容易在患者活动的时候导致血栓脱落,而这个时候小血栓就会随着静脉血液的流动达到肺部动脉,小血栓停留在肺部就会阻挡心脏血液的回流,阻塞了肺动脉,人体就会出现咳嗽、胸痛、胸闷的症状,将会酿成大祸。所以,静脉曲张“病在腿,险在肺”。

“虽说得血栓病的多是老年人,但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变化,长期从事司机、编辑、文书、打字员、机床工人等职业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坐立不动,血液相对比较粘稠后也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静脉。

另外,由于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于各种制动状态,因此腹部或下肢手术后卧床制动、瘫痪在床、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患,血液粘稠的老年人,处于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病理状态的人群容易产生血栓疾病。

专家简介王建民

副主任医师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现为国际血管联盟(IUA)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下肢静脉曲张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专业委员会常委。发表论文1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业务专长: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PTS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取出,支架再闭塞治疗、斑块切除不放支架治疗动脉闭塞等血管外科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

医院

医院

医院

医院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