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王阿姨(化名),近三天来自觉胸闷,起初没太注意,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可胸闷越来越明显了,甚至稍微动动就感到十分吃力,并伴“心窝”处隐隐作痛,家人将其送至我院抢救室。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以前王阿姨身体一直都挺好的,上月中旬因外伤致右腿骨折,行骨科手术治疗。术后恢复也不错,现在已能撑扶着试着下床活动了。

查体:心率>次/分,血压/68mmHg,呼吸>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6%左右,双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啰音,腹平软,四肢肌力正常,但左下肢明显较右下肢粗。

经测量左右腿围相差达2cm。

职业的敏感性让医生立刻想到了急性肺栓塞可能,立即让王阿姨吸上了氧气,左下肢制动,并急查了凝血功能,结果出来后D-二聚体竟然达到了ng/ml(正常小于ng/ml),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大。

行肺动脉CTA:双侧肺动脉血栓(血栓为箭头所指)。

家属问:医生,这血栓哪来的呀?我们家从来没有人患这种病的。

医生答:我们首先考虑下肢深静脉。

家属问:这血栓是怎么长出来的?

医生答:主要考虑动的太少了,血流缓慢或淤滞所致。

家属问:我妈已经下床走了呀,为此我们还特意买了一张康复椅,让她扶着走。

医生答:别看她在动,估计开刀的腿基本还是不动的,不然腿不会肿这么明显。

王阿姨接话说道:我腿还有痛,下床是下床了,但这只脚还是没敢用力。

下肢会不会还有血栓呢?

下肢超声检查结果: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血栓为箭头所指)

真的还有“炸弹”存在,这可不得了,万一血栓再掉下来,那可真的一命呜呼了!

家属得知情况:医院治疗了。

这可是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转运途中万一不小心,它就掉下来,那太危险了。

医生反复告知转院风险太大,最终家属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在姚阿姨的下腔静脉放置了静脉滤器,防止下肢静脉的血栓继续脱落至肺动脉。

医院“双下沉、两提升”专家、平湖一院常务副院长叶金明主任医师带领,外一科周华吉主治医师配合进行。

首先左侧髂静脉、下腔静脉造影确定通畅,无血栓。

下腔静脉放置静脉滤器(静脉滤器为箭头所指)

在放置静脉滤器确保安全后,行右侧下肢静脉造影,发现右侧髂静脉仍血栓,但现在安全了。

炸弹警报暂时解除,就看接下来的抗凝等药物治疗了。

今天王阿姨说:我现在全身轻松了,感觉好多了。

骨科专家:骨科大手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4周,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性可持续3个月,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时间一般不少于7-10天,可延长至28-35天。目前临床上尚不能根据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遗传,生化,免疫等预测高危病例,也就是说没有办法预测到底哪位患者术后可能发生静脉血栓,因此,现阶段应对的措施就是对所有大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积极预防。

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健康小提示

(1)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2)鼓励病人尽早进行足和趾的主动活动,主要是膝关节伸屈运动及足踝主、被动运动,左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能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促进作用最强,预防作用最为理想。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3)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

(4)对于先天缺乏某些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可能需要终身口服抗凝剂。

(5)请您配合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

当出现胸闷、胸痛和体温升高等可疑症状时,患者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切记!切记!切记!

图片及资料转自网络,仅宣教用,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古+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3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