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这六种药的人注意,你体内的营养素可能需要补充!

不少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譬如要吃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等。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常年服用的有些药物会"吃"掉体内某些营养素。

所谓"吃"掉营养素,指的是长期服药可能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与合成,使得人们丢失或耗尽体内一些重要营养物质的"库存",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症状。若不及时补充,还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运作。俗话说"堤内损失堤外补","堤内"被吃掉的营养素,需要"堤外"给补回来。

1.降压药——预防锌缺乏

案例:退休干部老李患高血压病8年多了,近两年来一直服用贝那普利(洛汀新)及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血压控制得不错。但不知怎的,一直有滋有味吃东西的他,近半年来却没了胃口,吃美味佳肴如同嚼蜡一般。几天前,他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伤口久久不易愈合,成了他的心病。老李得了啥怪病吗?

药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赖诺普利等

解析:这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发挥降压作用时会耗用体内部分锌元素,在长期服药者中有些人会出现锌缺乏症状。

应对措施:出现锌缺乏症状可补充葡萄糖酸锌70毫克,每日2次,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2.二甲双胍——警惕维生素B12缺乏

案例:长得胖墩墩、在食堂做大厨的刘师傅,5年前患上了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达美康和二甲双胍治疗,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大致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刘师傅感觉自己最近干起活来浑身没劲,容易困乏,有时候手脚有麻木刺痛感。

药物:二甲双胍

解析: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不可或缺的长期口服降糖药。研究发现,连续服用二甲双胍3年以上者发生维生素B12缺乏危险性明显增加,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

应对措施:维生素B12缺乏者,可口服维生素B12(甲钴胺),每次0.5毫克,每日2次?3次。或舌下含服维生素B12含服片,每日1/2片?1片,每日1次。

3.他汀类药物——酌补辅酶Q10与维生素D

案例:某大学中文系徐教授,身体壮硕,红光满面,但过劳后有些胸闷、气短症状。做血脂检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超标,眼底检查有动脉硬化,经64排螺旋CT冠脉显像证实有冠脉粥样硬化。接受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调脂药等治疗2年余,血脂水平基本正常。但他吃他汀降脂药以来,人时常感到虚弱无力,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这究竟是啥原因呢?

药物: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解析:他汀类调脂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由于胆固醇合成酶也参与护心素辅酶Q10的制造,他汀药也会使辅酶Q10产量减少,从而增加心脏功能与认知能力的潜在风险。此外,长期服用他汀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可能引起维生素D缺乏,会出现肌肉疲软、体虚、记忆力降低、气短、腿抽筋等症状。

应对措施:补充辅酶Q10每次50毫克,每日1次?2次,进餐时服用,注意不可与他汀药同服。若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

4.阿司匹林——补充维生素C

案例:出版社资深的刘编辑因患2型糖尿病,医生除了给他开了降糖药外,还特意叮嘱他每天晚餐后吃一粒拜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阻遏血凝块形成,以预防心梗及脑梗。刘编辑不敢怠慢,遵医嘱一天不漏地服用。两年过去了,倒是未见凶险的心脑血管事件前来叩门,但令他困惑不解的是,近来他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有时会流鼻血,小腿被蚊虫叮咬一抓后皮肤会青紫一片。这是咋回事呢?

药物: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

解析:阿司匹林对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功不可没。但阿司匹林有一"怪癖",喜欢"偷盗"维生素C,即使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也会使维生素C的排出量较正常高出3倍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很容易造成体内维生素C缺乏。缺乏维生素C早期症状有虚弱无力、无精打采及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还会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肌肉关节疼痛、容易皮肤青紫、经常感冒或感染等。

应对措施:补充维生素C,每次毫克,每日2次?3次。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C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

5.利尿药——须防钾、钙、镁和维生素C缺乏

案例:化工厂退休的秦师傅因患高血压病,长期服用一天一次的缓释型吲哒帕胺,降压的效果不错。吃药时间长了,李师傅出现了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心跳快、失眠等现象。他去心内科专家门诊就诊,并抽血查了血液电解质,被诊断为因长期服用利尿剂降压药引起的低钾、低钙、低镁血症。他吃了医生开给的钾、钙、镁补充剂及多吃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物,以上症状渐消失。

药物:氢氯噻嗪、吲哒帕胺、氯噻酮

解析: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在增加尿量的同时,也会带走体内的钾、钙、镁和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钾、钙、镁与维生素C的缺乏。

应对措施: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补充所缺乏的矿物质与维生素,如葡萄糖酸钾、柠檬酸钙、氨基酸螯合镁与维生素C。

6.止痛药——补充铁和叶酸

案例:患骨性关节炎膝痛的老周师傅,时常关节肿痛,走动不便。经服用医生开给的抗炎镇痛药缓释型布洛芬(芬必得),关节肿痛明显改善。于是周师傅一天两次,每次一粒严格遵从医嘱吃下去。周师傅觉得药物的止痛效果不错,他走路的时候腿也不那么疼了。但从没有胃病的他,近来时常胃痛不适,面色萎黄。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缺铁性贫血。肇事者竟是帮他解除骨关节痛的布洛芬。

药物: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等

解析: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容易损伤胃肠黏膜,造成胃出血或胃溃疡,增加铁元素的丢失。这类药物还会降低叶酸的效用,增加贫血及患心脏病、抑郁、口腔溃疡等风险。

应对措施:补充叶酸每次0.4毫克?0.8毫克,每日1次。有缺铁性贫血者,补充葡萄糖酸亚铁每次0.3克,每日2次?3次,餐后服用;与维生素C同服能促进铁的吸收。

营养素缺乏也可以食补

长期服药会"吃"掉营养素,除营养补充剂补充外,食补配合,相辅相成,可以早点补足"堤内"损失的营养素。

富含锌的食物:牡蛎、牛肉、羊羔肉、麦芽、豌豆、南瓜子、巴西坚果、山核桃、花生、全麦谷物、蛋黄等。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牡蛎、蛤、贻贝、沙丁鱼、金枪鱼、瘦牛肉、鸡肉、干酪等。

富含辅酶Q10的食物:鲟鱼、沙丁鱼、鲑鱼、秋刀鱼、黑鱼、海参、动物肝、牛肉、核桃、花生、橄榄油、葵花子油、西兰花、菠菜等。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鲱鱼、鲭鱼、三文鱼、牡蛎、软干酪、小虾、鸡蛋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西兰花、西红柿、白菜花、豆瓣菜、卷心菜、柑橘、猕猴桃、草莓、柠檬、柚子等。

富含钙的食物:干酪、甜杏仁、西芹、玉米油、洋李干、南瓜子、豆类等。

富含铁的食物:牛肉、羊肉、猪肝、南瓜子、西芹、甜杏仁、腰果、葡萄干、胡桃、豆类、黑木耳等。

富含叶酸的食物:麦芽、菠菜、西兰花、芽甘蓝、花生、芦笋、芝麻、胡桃、榛子、鳄梨等。

富含钾的食物:土豆、蜂蜜、蘑菇、白菜花、豆瓣菜、菊苣、南瓜、卷心菜、菠菜、萝卜、香蕉、木瓜等。

富含镁的食物:可可、麦芽、甜杏仁、腰果、荞麦、巴西坚果、花生、山核桃、葵花子、南瓜子等。

记住这个顺口溜,保持心血管健康不再难

血管健康人增寿

预防硬化,清理水垢

稳压降脂少添愁

低盐低油,莫把烟抽

心血管病猛于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年,全球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占到全球死亡总数的31%。其中,约万人死于冠心病,万人死于中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血管的健康程度就是人长寿的标志。

血管为什么会出问题?

人体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管道内壁会结垢、生锈,用的时间长了,更是如此。任其发展,会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

吸烟酗酒的习惯,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加速「水管」本身的损伤。

而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垢」过多,也会增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风险。若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堵在哪里,就会造成相应部分的栓塞。

血管「坏」了,疾病来了

不同部位的血管出事,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1.发生在大脑——中风

脑部血管狭窄或栓子堵塞,会造成血供区域脑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血管脆性增加,血压升高,则也会提升大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2.发生在心脏——心绞痛、心梗

如果堵塞不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心脏泵血或造成心绞痛。而严重的心梗是致命的。

3.发生在肺部——肺栓塞

肺动脉栓塞,多是由于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堵住了肺部的血管,造成危险。

4.发生在四肢——动脉硬化闭塞、静脉血栓

动脉堵塞严重时可能导致腿脚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而静脉血栓如果脱落,则会造成栓塞。

怎么发现血管问题?

常见的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判断血管情况。

胸片:主动脉迂曲、增宽,伴局部钙化。

冠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颈部血管彩超:颈动脉内中膜不规则明显增厚、见强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

血管增强CT造影:腹主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内见造影剂充盈缺损,管腔狭窄。

这些检查报告提到的「内膜增厚、钙化、斑块、狭窄」等,就是血管出现问题了,需要引起重视。

怎么清理血管?

部分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降脂、预防血栓的药物。

这些药物,一方面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另一方面稳定血管上的粥样斑块,避免其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更严重的,或已经出现血管堵塞的,可能得通过微创手术,把狭窄的血管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如常听说的心脏支架。

当然,合理饮食、适宜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血管健康的维护,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更好的策略是预防

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最佳选择!

不止是上了年纪的朋友,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也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注意保护血管。

怎么做呢?说来也简单,无非是以下五点:

1.积极控制「三高」

2.坚决戒烟

3.低盐低脂饮食,水果蔬菜要足量

4.正规用药,不要乱吃药

5.定期体检

说来简单做来却不易,需要形成这样的意识并长久坚持,养成健康好习惯,才能将健康进行到底!

最好的养老方式是活得轻松自在

旅游好?静养好?运动好?节食好?有的老人一年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游山玩水,而有的连离家一步都不愿意,喜欢琴棋书画中静养;有的一年赶几场马拉松几乎"运动成瘾",而有的每天公园遛遛弯就很惬意;有的对美食情有独钟绝不错过,有的人却吃素不沾荤……

到底老人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几点良好生活方式的标准,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实没有统一模式,最好的养老方式是活得轻松自在。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并不等于要节食,也不是吃什么都要把卡路里(热量)算得清清楚楚,而是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不多吃,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适量运动运动比膳食更重要。人体内的胆固醇30%来自食物,70%来自体内自身合成,也就是通过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胆固醇。

——戒烟限酒说明烟和酒有不同的"待遇"。

——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最重要,那些百岁老人,长寿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高血脂、高血压,他们长寿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颗愉悦、平和的心,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带病健康生存。

老年人的心、脑、肾等各个脏器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能早期发现疾病,早期开展治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图文转摘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最健康理念、享受最健康生活

赞赏

长按







































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3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