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出国旅行已经成为假期休闲的一种流行趋势,越来越多人选择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欧洲、澳洲等地游玩。旅行固然开心,但要警惕旅途中隐藏的“健康杀手”。
1坐飞机坐出了肺栓塞
今年66岁的张爷爷在退休前萌生了一个想法,等退休之后要带着老伴儿王奶奶像年轻人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小愿望,带老伴儿到美国周游了一番。老两口玩下来虽然感觉劳累,但心情却很是开心愉悦,到了返程的日子仍意犹未尽。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老两口终于顺利抵达了北京,但还没出航站楼,张爷爷突然感觉气短,双腿也像灌铅一样走起路来十分沉重。起初张爷爷觉得可能是没适应这长时间的飞行,想着在椅子上休息会儿就会好,然而这呼吸困难并没有明显的缓解,反而右侧胸口开始隐隐作痛。王奶奶觉得情况不妙,赶快叫了急救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和处理,张爷爷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医生告诉张爷爷,他得的病叫做:肺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
2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痊愈
肺血栓栓塞症,这个疾病看起来有些复杂难懂,想解释这个病就要先了解咱们人体的血管系统。简单地说,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被心脏泵出,沿着动脉快速流淌,经过外周组织器官后氧气和养料被吸收,“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沿着静脉血管缓慢地运回心脏。当静脉血管管壁出现损伤,或静脉血液回流变得缓慢,亦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使血液处于易于凝固的状态,那么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等成分就会在静脉血管聚集,就像体表外伤后血液外渗凝固形成的血痂,叫做静脉血栓栓塞症。相较于上肢和腹部、盆腔的静脉血管,下肢静脉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从血管上脱落,栓子顺着血流沿着静脉血管移动到肺部,就会阻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晕厥、休克等表现。医生告诉张爷爷,由于他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下肢长时间处于相对制动的状态,在美国数天经常乘坐大巴车,下肢活动减少也加重了静脉回流不畅,加之张爷爷的岁数也比较大、本来就有下肢静脉曲张,共同促进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其实像张爷爷这种情况,有个医学术语叫做“经济舱综合征”,但即便是乘坐商务舱或火车、大巴,只要是下肢制动时间过长,都有形成血栓的风险。
那么得了这个病之后,应该怎么判断和治疗呢?这个病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发烧,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医生会通过专门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下肢静脉超声、超声心动图、肺动脉CT血管造影等。一旦明确诊断且病情判断非常危重,可能需要应用溶栓治疗,若病情相对不那么危重,则以抗凝治疗为主,同时加上氧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经过及时的治疗,大部分患者会得到病情的缓解及痊愈。
3静脉血栓疾病可预防
经过治疗张爷爷病情好转即将出院,医生告诉他出院后还需要规律抗凝,要定期至门诊复查调整治疗。张爷爷出院时咨询医生,平时生活上应该怎么注意来防止得这个病呢?相信这也是很多朋友们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3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