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仅有20.2%的内科住院患者接受了基于ACCP推荐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治疗,50.6%的内科住院患者没有接受,因此我国内科住院患者的VTE预防亟待提高,尤其是基于指南推荐的预防更有待提高。心肺疾病与VTE密切相关VTE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VTE经常被看作是手术和创伤后的并发症,事实上,70%~8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非手术条件下。全球急症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及预防研究显示,内科住院患者有VTE危险因素的患者以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病患者为主。肺部感染患者占31%,而心血管病患者最高,其中急性心衰和其他心血管病患者占55%,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甘油三酯等本身也是VTE危险因素。心血管病本身也和VTE风险正相关,心衰、心肌梗死和房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分别升至2.08、1.44和1.69倍。而此类合并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一旦发生肺栓塞更难及时诊治,因其本身基础疾病的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可完全掩盖肺栓塞症状。患者发生肺栓塞后具较高死亡风险:1h内死亡率为11%,3个月内死亡率达15%。评估风险做好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鉴于心肺疾病与VTE之间错综的联系,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开展VTE预防极其重要。年ACCP非外科患者VTE预防指南建议,应根据指南推荐的Padua风险预测评估患者VTE风险。Padua风险评估模型共纳入11项危险因素,每项危险因素设有固定分值,分为1、2、3分(表1)。整个预防过程可分为3步:首先,根据Padua模型中危险因素统计患者得分判断患者VTE风险,≥4分者为VTE高危人群,而低于4分者为VTE低危患者。其次,综合评估患者VTE风险和出血风险。最后制定VTE预防措施: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高且无大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可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每日2次或3次)或磺达肝癸钠进行血栓预防;而对于同时伴有大出血高风险的VTE高风险患者,建议使用弹力袜(GCS)或间歇充气1加压装置(IPC)进行器械预防,优于不预防,而当患者出血风险下降,VTE风险持续存在时,则建议采用药物预防替代器械预防。关于ACCP指南推荐的三种预防药物,Meta研究结果显示,普通肝素(UFH)有效降低内科住院患者的VTE风险,LMWH较UFH有降低肺栓塞倾向,依诺肝素较UFH显著降低各种VTE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内科VTE预防任重而道远,尚需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VTE规范预防和治疗,以竭尽所能为患者带来最大程度的临床益处。(来源医师报)
1.如果你喜欢本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点击右上角“…”点查看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3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