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肿瘤患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李女士,60岁,主因左小腿红肿疼痛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转入周围血管科。在这之前,李女士因为恶性肿瘤而一直在肿瘤科接受治疗。

  静脉血栓,这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疾病,却在短期内有着比肿瘤更为凶险的特征。急性期静脉血栓由于在静脉血管内刚刚形成,对于血管壁的黏附还不够牢固,因此容易脱落随血液上行至肺部主动脉中。当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引起肺栓塞时,可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窒息而死。因此,其凶险程度是绝不容忽视的。

  通常来说,引起静脉血栓的常见因素是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病。但是周围血管科的专家特别提示:恶性肿瘤作为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一定要重视。

  资料表明,静脉血栓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0%~20%,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促凝血物质,从而引起血液高凝。加之晚期肿瘤患者往往长期卧床,导致下肢活动量减少,小腿肌肉不能发挥“泵血”的功能,腿部血液运行速度减慢,从而更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所以,临床上有时也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医院检查,直接病因可能是深静脉血栓,但当进一步检查却发现,这还是一位晚期肿瘤患者。可以说,肿瘤患者患静脉血栓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倍,因此,肿瘤患者更需要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可能有些患者朋友会说,得了肿瘤,身心备受折磨,根本没有心情理会所谓的静脉血栓。但是,如果想要免受静脉血栓的困扰,肿瘤患者必须要有意识地对静脉血栓进行预防。

1.使用药物预防

  对于非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抗血栓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预防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化疗及/或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可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对于肿瘤患者进行与原发肿瘤相关的手术时,术前及术后7~10天中应停止使用,对于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延长使用低分子肝素至术后4周。

2.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肿瘤患者化疗后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疲乏无力等反应。患者自主活动时间减少,卧床休息时间增加,可造成血液流动缓慢;同时,患者行深静脉置管后,置管侧肢体随意性的自主活动受到限制,使其血液流动缓慢致血液淤滞。对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化疗反应较轻时增加自主活动,减少卧床休息时间,促进血液回流;每日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活动;病情较重、全身乏力的患者可以让家属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按摩、挤压动作,一天3次,每次15~20分钟。

  另外,治疗时预防静脉内膜受损、防止血液高凝状态、饮食清淡低脂等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医院

周围血管科

联系

-

长按







































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3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