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4.html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调查显示,妇科手术较剖宫产手术形成血栓的几率高。

可能发生的原因

1、手术时间长,盆腔操作时间长,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2、妇科病人相对较产科年龄偏大,存在一些血栓的好发因素。

3、体位关系,一些阴氏手术、腹腔镜手术,由于膀胱截石位更容易形成血栓。

大型的妇科手术血栓形成的几率甚至可能高达50%。最终明确诊断基本依靠B超,准确率很高。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和介入为主,偶需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2、抗凝血疗法

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适应证: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个月内。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③血栓取除术后。禁忌证:①出血体质。②流产后。③亚急性心内膜炎。③溃疡病。常用抗凝血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

肝素静脉注射10min后,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结力。静脉注射3-6h后,血液凝固时间即能恢复正常。多采用:①腹壁深脂肪层注射:剂量每次按千克体重1-1.5mg计算。每隔8-12h注射1次。②肌肉注射:剂量每次50mg,每隔6h注射1次。③静脉注射:每次注射50mg,每4-6h1次。

凡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抗凝血疗法。抗凝血疗法,一般选用肝素4-5d,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类衍化物,疗程应根据病变部位而定。

3、溶血栓疗法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发病1周内的患者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溶血栓疗法最常用的药物为尿激酶。

二、介入治疗

非手术治疗持续3d后症状仍不缓解并加重者,可考虑行介人治疗。

三、手术治疗

1、手术取栓

2、原位大隐静脉移植和大隐静脉转流移植术

3、带蒂大网膜移植术。

来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咨询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43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