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播出了一个关于婴儿服用泡腾片的案列,令人扼腕:

事件回顾:

18个月大宝宝因为感冒发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是“泡腾片”。

输完液后,母亲从标明“口服”的“泡腾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塞进宝宝嘴巴,“嘴巴张开,再喝点水下去。”

没想到,过了10多秒钟,孩子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当时就感觉他肯定是噎着了。”

拍背、催吐等方法试过后,症状还是没得到解决,孩子的心跳和呼吸已十分微弱,随后被送进抢救室手术。切开气管后,医生取出已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液。

  

不幸的是,孩子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01

到底是什么

导致宝宝脑部缺氧时间过长

实际上,冒泡泡的扑腾,来自于泡腾片里面的两种成分:固态有机酸及碳酸盐/碳酸氢盐,当泡腾片接触到水以后,它们便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冒出泡泡。

但是在扑腾的过程中,如果冲泡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导致药片未完全溶解。孩子在喝“泡腾而得的橙汁”的时候,如果将未完全溶解的药片误吸入气道,药片在气道内会发生崩裂,并诱发强烈的气道痉挛,进而导致缺氧,很可能诱发生命危险。

作为一种安全、实用的口服剂型,泡腾片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经过调味的泡腾片口感好(很多泡腾片都会做成水果味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它对人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较小,但这种剂型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龙猫药师表示,“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

绝对不要干吃,

不要吞服!

泡腾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将泡腾片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如下图所示。

现在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十分流行,很多人把维生素C泡腾片当成日常身体营养补充剂,或是随身必备用来缓解疲劳的饮品。但是注意,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长期口服大剂量维C,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深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

02

泡腾片正确服用方法

每片维生素C泡腾片约含.6毫克的钠,对于肾脏发育不全的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通过此方式补充维生素C。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1片,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服用维C泡腾片。

注意事项

在使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注意不可直接吞服;

用冷水或者温开水溶解,等气泡都跑完以后再服用,水温过高会使维生素C遭到破坏;

维生素C容易氧化,暴露时间过长后会被氧化从而导致失效,所以维生素C泡腾片需要做到现泡现喝,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抗凝血药物的作用,如果在服用凝血药的时候也服用维生素C,请咨询医生或药师,调整药量。

维生素C怕光照,请避光保存;泡腾片剂型怕潮,请保持干燥。

泡腾片不能和其他饮料混着喝。

有的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他们会误认为这是糖果或饮料,错误或大量服用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家长还要做好防护,将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最后,还要贴心提醒大家: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如果你每天饮用一种泡腾片溶液,它可能会使你的牙齿变脆弱。”

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韩永成也表示,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含有酸性成分,会对牙齿有一定损害,维生素含片也一样,但是只要不是天天喝、频繁喝,偶然喝应该影响不大。

不过,还是建议经常喝维生素C泡腾片的人,最好每次服用后能用清水漱漱口,以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刺激,避免牙齿损害。

扩散给身边的朋友!

希望同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END-

来源:周到健康(zhoudaojiankang)、健康时报、央视新闻、新浪微博

——推荐阅读——

爱情和亲情,对女人来说哪个更重要

多少男人会在女人怀孕时出轨?

医院产房拍了天,直击比孕妇跳楼更加残酷的真实故事

睡前千万不能吃的5种食物,吃的越多宝宝越笨,还会睡不着影响长个!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白癜风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3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