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血栓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危害!对孕产妇而言,妊娠所有的生理性改变增加了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其发生率是非妊娠妇女的4~5倍。研究发现,妊娠期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血栓相关知识及其预防。
01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在血管腔内或心脏内发生凝固,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腔,引起血流明显减少,甚至完全中断的一组疾病。
02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栓塞(DVT)?
深静脉血栓栓塞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03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手术、高龄、肥胖、外伤、长期卧床、制动、脑卒中、心衰、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病史、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孕产妇、口服避孕药等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04
为什么孕产妇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孕期增大的子宫压迫静脉,阻碍血液回流,产妇活动减少,血液流动缓慢;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较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及分娩时产伤,使凝血物质释放,凝血倾向增强,血栓危险性明显增加。
05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呢?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约8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它脱落时,却可能带来致命后果。下肢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到心脏,再由心脏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部分或完全栓塞,称之为“肺栓塞”,是住院患者的“隐形杀手”。
肺栓塞可能只造成肺的一小部分缺血,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导致一大片的肺脏缺血,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甚至猝死。严重的肺栓塞死亡率可达70%。
约有1/3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成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者会导致下肢难愈性静脉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深静脉血栓固然可怕,不过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其发生风险。
基本预防
抬高患肢、踝泵运动、不喝酒、不吸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物理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间隙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
药物预防
皮下注射或口服抗凝药物
踝泵运动
第一节踝泵运动:即踝背伸跖曲运动。脚掌回勾,屏住5秒钟,再将脚掌往下压,屏住5秒钟,重复10次。
第二节股四头肌训练:腿伸直,将膝盖压向床面,收紧大腿前面的肌肉,屏住5秒钟,放松,再重复10次。
第三节直腿抬高训练:将一条腿伸直,慢慢向上抬起,抬高角度30°至40°,回勾脚尖,屏住5秒钟,慢慢放下,重复10次。
以上防栓功能锻炼动作每组每天做4次,每次15~20分钟。
防栓运动视频
医院产科
产科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以科学管理、精湛的技术、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科室现有临床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学历1名,其余为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2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2名。每年定期选派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医院、医院、苏州医院、苏州母子保医院进修学习。科室拥有产科病区、VIP病房、待产房、温馨产房、合理分娩室等。科室配备有:胎心监护仪、胎儿多普勒胎心仪、全自动多功能产床、新生儿辐射台等。
科室竭力为孕产妇提高全程孕期监护,包括产前筛查、孕妇学校、分娩(包括无痛分娩)及产后康复。在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及其他产科常见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难产、产后出血、子痫前期、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及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危重症产科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供稿:产科张元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