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由于受疫情环境影响,致使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高发。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引起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致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原发性因素是促进凝血的成分多了,溶解血栓的成分少了,如果是原发性危险因素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可能要长期口服一些抗凝药物对抗疾病。继发性危险因素则包括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血液粘滞度增高等。
对于近期有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高发的情况,乍暖还寒之时,气温仍低,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以后,全身的毛细血管收缩,加上疫情原因缺少运动常久坐,血液流动严重受阻,容易引起血液流通不畅,形成血栓。
“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害包括:导致腿肿,进而导致肢体坏死;常导致肺动脉栓塞,进而可能导致死亡;后期还会导致血栓后综合征,致使患者长期腿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血栓并不只是老年人的疾病,它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在向近心端蔓延时,血栓有可能出现脱落,然后顺着血流方向往心脏流动,如果回流到肺动脉,出现大的栓滞,堵塞肺动脉的话,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有一些患者很可能会猝死。”专家认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必须从多方面高度重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下肢肿胀、疼痛、麻木、站立不稳等症状,甚至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情况,应尽早就医检查和治疗,进行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l/1674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