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爷爷今年75岁了,由于年轻的时候是壮小伙,所以陶爷爷一直不服老。退休之后,陶爷爷经常出去走动。

这天早晨,陶爷爷早早起了床,准备去菜市场买个早餐,楼梯下到一半,陶爷爷突然想起来自己没戴口罩,于是转身就要回家去取。结果,一脚踩空,陶爷爷摔下了楼梯。

邻居听到声音,赶紧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医院,陶爷爷的儿子接到消息也心急如焚地赶来。

医生看了陶爷爷的检查报告,说是髋关节骨折,希望家属做好预后不良的心理准备。

进行了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后,陶爷爷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再也无法独立行走了,出行必须依靠拐杖和轮椅。那么老年人,为什么摔一跤就容易骨折?

老年人摔倒,不是一个小事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万60岁以上的老人意外摔倒,老年人摔倒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对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

据《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导致死亡的第一原因,就是跌倒。

医院的老年人中,有一半都是因为跌倒。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与因跌倒而受伤或死亡的风险呈正相关,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一半以上的跌倒事件都发生在老年人家中。最常见的跌倒方式,就是在洗澡时、上厕所时、甚至在起床的时候没站稳,都可能造成摔倒、摔伤。

老人摔倒,可能会引发哪些后果?

1、骨折

7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老化,肌肉张力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0年会下降约40%。

骨骼和关节的老化更早也更明显,研究表明,退行性改变在关节在35岁时就会出现,年龄增大,关节和骨骼会持续衰老,骨骼对钙的吸收能力变差,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老年人摔倒造成的骨折,很大概率是下半身骨折,如下肢骨折、髋关节骨折等。骨折有时会导致血管破裂,造成局部大出血。老年人凝血系统衰退,出血不止的话,会直接导致失血性的休克。

就算是少量出血,对于老年人脆弱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严重的打击,老年人的造血功能差,失血有可能就会导致多器官的功能下降甚至衰竭,危及到老年人的生命。

2、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自己可能会对一些磕磕碰碰不会在意,摔倒了只要不影响活动,老年人就会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受下来。

但是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高、血流速度缓慢,摔倒如果导致血管壁损伤的话,内部出血很有可能在深静脉血管腔中不正常凝结,诱发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在深层系统中形成后,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血栓会阻碍血液流动,干扰人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深静脉血栓脱离了原来的位置,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肺静脉中,就会引起肺栓塞,引发生命危险。

3、卧床养病、预后不良

北京医院骨科专家范海涛教授表示,老年人的身体各器官机能本身就已衰退,一旦卧床不活动,只需短短几天,他们的脏器的功能就会严重受损。

首先,伤筋动骨一百天,老年人一旦摔倒出现受伤,大概率需要长期卧床休养。长期处于卧位,胸腹之间的膈肌,因为重力原因,反而会向上挤压肺部空间,这会影响老年人肺部的呼吸功能,很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其次,老年人长时间卧床会导致皮肤长期受压,容易产生褥疮。在老年人身上,褥疮一旦发生,就很难愈合,可能出现疮口溃烂不止,引发恶性感染与败血症,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对老年人的生命是很大的威胁。

最后,长时间卧床的话,给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度日如年的恐惧感、病痛的折磨、害怕给子女添麻烦的担忧,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老年的身体恢复,使老年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在疼痛和精神方面双重打击之下,身体也就很容易垮掉了。

老年人如何预防摔倒?

老人多补充2种营养,或降低33%骨折风险

墨尔本大学的整体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发现,对高龄老人来说,补充好钙和蛋白质,或可降低33%的骨折风险。

研究者发现,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可以使老年人的骨密度提升,跌倒风险降低了11%,骨折风险降低了33%,髋部骨折风险降低了46%。

在饮食中可以适量加入含钙量高的食物,如海鱼、豆类、芝麻等,同时多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因为晒太阳也可以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

优质蛋白质也是一种重要的膳食成分,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和修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是65g,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等,根据指导适量的补充食源性蛋白质可以促进骨骼肌生长。

早稻田大学的ShigenobuShibata教授带领其团队证实了,在一天中正确时间摄入适量蛋白质至关重要,他表明:

“在早餐时,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可以维持骨骼及健康和增强肌肉体积和握力。”

进行平衡训练

前庭系统帮助我们保持平衡、维持空间感受、协助小脑掌握身体的协调性等,是帮助我们感受世界的重要器官。前庭功能衰退就会导致老年人站不稳,从而更容易摔倒。

老人可以通过在家里的简单平衡训练,来锻炼我们的平衡能力。

老年人建议找安全的地方,在他人的陪同下,从平路开始,渐渐地向不平坦的路面适应,训练自己的平衡力。

适当的锻炼

针对肌肉和骨骼的老化,最佳的预防方式就是锻炼身体,锻炼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更需要锻炼来保持肌肉活性,锻炼也未必要去健身房或体育馆,贵在合适与坚持,给骨骼一个应力刺激,促进骨骼增粗、增强。

84岁的依旧精神矍铄的钟南山院士也曾直言,运动对他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自己每周至少锻炼三次,已经坚持了几十年。锻炼对于衰老和骨质疏松的抵抗作用可以维持到90多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想要健康,就要学习和老年人有关的生命健康问题,重视每一个小细节,呵护自身的健康。而这,或可以从避免摔跤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4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