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使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如在急性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常导致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中央型、混合型和周围型,其中中央和混合型对肢体功能危害较大。 血栓后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静脉淤血性症状,包括肿胀、慢性疼痛以及难愈性溃疡等。44%的髂股静脉闭塞患者表现为静脉性跛行(即活动后下肢疼痛、肿胀、疲劳,休息或抬高下肢后缓解),5%~10%患者出现难愈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人体离不开自然界,静脉血栓机理用水管被什么东西堵住理解就可。水管堵塞后,水会外溢。下肢水肿可按此理解。 水管里面的水垢如果清除,水流就会通畅。 如果在恰当的时间把血栓溶解掉或取出来,下肢水肿症状即可缓解,也可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导管取栓、溶栓导管溶栓效果更确切。 指南摘录:有可能从导管溶栓获益的患者,如果患者更在意血栓后综合征而不在意治疗操作、费用、出血风险的患者,可选择导管取栓、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导管介入治疗宜从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等方面考虑。(1)安全性:对长段急性血栓介入治疗前,植入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和经导管药物溶栓,可明显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减少内脏出血并发症。(2)时效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诊断明确,应尽快做导管溶栓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管腔完全再通比率,避免或减少静脉瓣膜黏连,降低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复发的发生率,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和后遗症期。(3)综合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常采用导管抽吸、机械消融等介入性血栓清除术,对伴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或伴有静脉闭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结合使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以迅速恢复血流,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4)长期性:在介入导管溶栓后,宜继续抗凝6个月以上,定期随访、复查,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导管溶栓的适应证(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导管取栓、溶栓前需置放腔静脉滤器,以阻挡可能掉落的血栓,待血栓溶解后,需取出滤器。 图示:如果没有下腔静脉滤器的阻挡,血栓会沿着箭头方向进入肺内,肺栓塞就发生了。
下图为真实滤器照片,作用是阻挡血栓入肺。并不是一发现静脉血栓就置放滤器,这有严格的指征,也不是所有的血栓都需要取栓溶栓治疗,需要权衡利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9673.html
欢迎有需要的患者前来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