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丽单瑞英
临床单位:医院
摘要
目的:分析DVT的形成原因,针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年7月~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分娩后并发DVT的产妇26例。所有产妇均进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临床症状诊断,确诊后进行常规溶栓、抗凝、消肿治疗。
结果:年龄超过35岁、BMI超过30kg/㎡、糖尿病、高血压、产褥感染等,是诱发DVT的高危因素;经过治疗干预,26例DVT产妇中,个疗程治愈率80.76%,2个疗程治愈率.53%,无效率7.69%。
结论:针对产妇DVT的高危因素,应以预防为主,减少产褥感染发生率。
讨论研究产妇DVT发病原因分析。
血流淤滞:通过对产妇DVT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高龄产妇和肥胖产妇的发病风险更高,产妇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流淤滞,高龄、肥胖产妇分娩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活动较少,增加了血液粘稠度,血流较慢。产妇并发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流淤滞。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发现,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产妇在分娩后,盆腔组织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在创伤后炎症介质以及生殖道炎症的相互作用下,炎症扩散较快,容易引发产褥感染,同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也较高。产妇发生产褥感染后,血管内膜损伤后,收缩功能减弱,影响血液流动,增加了DVT危险。
高凝状态:产妇在妊娠期,雌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凝血因子产生,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而高血压会加剧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发病风险。
盆腔压力改变:产妇在分娩后,盆腔压力发生变化,盆腔静脉扩张,容易形成DVT。
产妇DVT的治疗和预防
产妇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溶栓、抗凝治疗,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疗效显著。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时间不超过7天,能够降低复发率。尿激酶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出血征象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DVT的高危因素,应以预防为主,减少产褥感染发生率,坚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往期精彩内容第六十八期:干扰电治疗尿失禁
第六十九期:电刺激盆底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如需索取文献的全文请发邮件到:info
easymed.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9622.html